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全球已飆破6,200萬人染疫,至少146萬人死於此疫,尤其在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地區,甚至創下24小時內新增診逾10萬人的空前紀錄。台灣猶如平行時空,...全文
肺與呼吸的關係人體的呼吸器官從外界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氧氣、二氧化碳在人體及外在環境間交換的過程,就叫呼吸。呼吸器官包含,上呼吸道的鼻子、鼻腔、鼻竇、喉頭與氣管;下呼吸道則由肺部、支...全文
秋分跟春分一樣,這個「分」字代表一半。有兩層意思,第一是說晝夜平分24小時, 白天跟黑夜的時間幾乎是一樣長的。第二層意思,是說明秋天至此,已經過了一半,還剩下一半。順帶一提,2020年秋分...全文
多吃蔬菜的好處是眾所周知的事,然而在所有蔬菜中,花椰菜受到熱烈的迴響。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植物,根據許多專家實驗研究得知,此類型的蔬菜更可以清除肺部細菌來減低感染機會。花椰菜含豐富的蘿蔔硫素...全文
酷酷嗽、嗽不停,感覺肺快咳出來,咳到胸悶胸痛、無法入睡?小心可能是惱人的黴漿菌作怪!中醫師表示,如果咳嗽超過3週,且伴隨有上述症狀,建議民眾趕快就醫,釐清是不是感染黴漿菌。除了呼籲積極就醫...全文
《黃帝內經》提到,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也就是說,觀察這五個地方,能發現是否生病了,因此在中醫中常提到「五勞」、「六極」、「七傷」。五勞:久視傷血,久...全文
天氣逐漸變冷,醫院裡因為換季引起的過敏患者也增加大約兩成,中醫師卓資彬建議,由秋入冬時節,可以吃些杏梨茶、川貝秋梨膏等藥膳以潤燥滋陰;冬天期間,一遇風寒就打噴嚏,則可以生薑、蔥白煮粥,吃後...全文
秋季氣候乾燥,時熱時涼,肺部喜潤惡燥,外界的燥邪容易從外入侵皮毛與口鼻,引起頭痛、惡寒、鼻乾唇燥、皮膚乾燥等情況。秋季燥氣當令,應該保持肺氣清肅功能, 飲食上可以吃銀耳、蓮子、蓮藕、梨子等...全文
男性:強腎更要強心心藏脈,脈舍神,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黃帝內經.靈樞.本神》
陽實則從陰引陽,陰虛則從陽引陰。若陽病者主高,高則實,實則熱,眼視不明,齒焦發脫,...全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生,我最近喉嚨很乾、容易乾咳,是不是感冒了?」將近 秋分時節,季節轉化晝夜溫差大,一下子比夏天還炎熱,一下子颳風接連襲台,此時人體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