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竟從35歲就開始衰退!3招「強肺呼吸法」:呼吸對了,強化心肺、改善自律神經紊亂

疾病百科疾病百科 撰文者: 陳宛欣2020-10-23

肺與呼吸的關係

人體的呼吸器官從外界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氧氣、二氧化碳在人體及外在環境間交換的過程,就叫呼吸。呼吸器官包含,上呼吸道的鼻子、鼻腔、鼻竇、喉頭與氣管;下呼吸道則由肺部、支氣管、細支氣管、與肺泡組成。

吸氣時,空氣通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後,氧氣則穿過肺泡壁進入血液,經由心臟血管系統將氧氣輸送到身體的各部位,供給細胞產生能量,且在細胞內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分。二氧化碳溶解於血液中,被運送到心臟,最後運送到肺部,絕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會通過肺泡壁,離開血液到肺泡中,再經由呼氣的動作呼出人體。

其中肺部也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它提供了強大的氣體交換能力,肺活量在25~30歲達到顛峰,約在35歲後,肺功能就會自然逐漸衰退,且伴隨老化,呼吸會變得較為困難。當肺功能下降到剩50~60%,呼吸就不再那麼輕鬆,此時呼吸消耗的能量可佔全身60%以上。最後,當肺功能下降到剩30%時,開始臥床甚至呼吸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因為「呼吸不順」去呼吸道內科求診,但檢查後多半不是因為生病、感冒,而是因為錯誤姿勢而引發呼吸變淺,導致「隱性缺氧」,出現腦部缺氧、頭暈、疲倦的症狀,長期下來,也可能引發許多疾病,如體內代謝下降,各臟器機能減弱,血液流動變差,更會引起肩頸痠痛、身體水腫等等。

有害物質傷肺
而秋冬空氣品質不佳,除了外出最好戴上口罩,讓二氧化硫、臭氣等有害氣體不要進入體內外,室內也要注意,灰塵、塵螨...特別是剛裝潢好的新屋,尤其是使用輕鋼架天花板及大理石磚的建材,可能隱藏著不易看見的矽粉。

3養肺呼吸法

由於肺部主氣、司呼吸,若呼吸出狀況,可能就是肺部出了問題。對中醫來說,肺部除了主掌呼吸外,還相關水液代謝、血液循環、攸關神經及免疫系統。另外,中醫也認為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而秋天對應的臟器就是肺。秋天時,天氣乾冷,呼吸道很容易被秋燥之氣侵害、損傷黏膜,導致疾病入侵,因此秋季最宜養肺,而適度的深呼吸動作有助於清肺,以下介紹兩種呼吸法:

1.腹式呼吸:
可以鍛鍊到帶動呼吸的肌肉:橫膈膜,改善肺部通氣。

方法:身體採站姿或坐姿皆可,站姿時,雙腳張開與肩同寬;坐姿時,則保持上身直立。將一手掌輕置於胸腔,另一手掌置於腹腔上方,抬頭挺胸,全身放鬆。並記得吸氣時腹部凸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凹下,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適當的呼吸次數是每分鐘約5次左右(指吸氣及呼氣各5次),呼吸1次約10秒至15秒。

吸或呼氣時,應保持和緩通暢,不用力,正確的呼吸速度,應為呼氣比吸氣速度緩慢(其比例是呼氣約為吸氣的1倍時間)。吸氣時以鼻腔吸氣,同時吸得越深越長為佳。

2.噘嘴呼吸:
可訓練呼吸肌肉力量,增加肺部氣體交換的功能,減輕焦慮,使呼吸速率降低,減輕肺部疾病

方法:身體坐直,慢慢用鼻子吸氣後心中默念 1、2,再慢慢地噘起嘴巴(像吹口哨般)吐氣,藉由嘴巴緩緩將肺部的空氣吐出,吐氣長度約吸氣時的兩倍,在心中默念 1、2、3、4。另外,不可太用力呼吸,以免胸內壓力反上升。

3.深呼吸
日本統合醫療學會山形縣分部副分部長藤麻美子表示,一天進行3次深呼吸,會提升腦波的「α波」,增加集中力、讓身體放輕鬆;促使血清素大量分泌;緩解身體缺氧狀態,供給腦部、身體養分,減緩老化現象;預防血栓生成;改善疲勞、身體虛寒、負面思考、疼痛、失眠、壓力、血流不足、自律神經紊亂、老化、水腫、更年期障礙、文明病等等症狀。

方法:
1.抬頭挺胸,坐直身體。
2.將全身的集中力放在丹田上。
3.5秒吸飽氣,吸到丹田。另外,要注意吐氣時,一邊吐氣,一邊集中力量在肛門,以上循環來回10次。

以動養肺

在良醫健康網中的文章中說道,肺需要及時養護,而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養肺,以氣養肺、以水養肺、以食養肺、以藥養肺、以笑養肺、以動養肺等的養肺6法。其中,以動養肺則是適當運動,便可以增強肺部的功能。而運動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如游泳、爬山、健走等等。

有醫師表示,快走對肺最好,剛開始時,一天以20分鐘為限,1到2個月後再增加10分鐘,並且強化速度。1週約快走3到4次,前3圈先熱身,第4及5圈加速,並增加兩手擺動,活絡手上的400個穴道,雙手做伸展。另外,也要記得運動一定要避開溫差大、空氣汙染嚴重的時間,而且擴胸運動有助呼吸道暢通。

資料來源:
南投縣信義鄉衛生所
郭綜合醫院
彰化基督教醫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呂宇真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群

從頭到腳的疾病一次蒐羅,給你最完整的疾病知識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