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復健部 王亭貴
上千位吞嚥困難病人 靠他能再進食
每部動輒五千萬元的核磁共振造影儀器(MRI),是現今全球最昂貴的健檢設備之一,因為這種儀器精準到,連不到一公分的惡性腫瘤都無所遁形,發明這套健檢設備的兩位科學家,還因此獲得二○○三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殊榮。
然而台大復健科,卻有一位醫師在其他醫師的口中,被形容成是一位活生生的「人肉MRI」,因為,這位醫師光是用手觸摸病人,就知道患者哪條肌腱發生問題,明察秋毫的程度,幾乎與昂貴的MRI設備畫上等號。
這位被冠上「人肉MRI」綽號的,是台大復健部一般復健科主任王亭貴。
一位長期受手肘疼痛之苦的病人來到王亭貴面前訴說疼痛,王亭貴會要求病人攤開手掌,並將病人的大拇指前後左右的輕微扳動,透過詢問病人對於拇指扳動的哪個方向或角度會出現疼痛感,他就能判斷是哪條肌腱「生病了」,再對症下藥。對此,王亭貴謙虛的說,「許多復健科醫師都能辦得到。」他指出,手部的肌腱只要施力就能以肉眼見到,要判斷並非難事。
對人體四百多條肌腱如數家珍
不過,就連得透過極細微動作才能看到的頸部肌腱,王亭貴也能夠藉由觸摸,就可發現病人問題所在。曾與王亭貴共事的萬芳醫院復健科醫師邱俊傑說道,他是少數能對人體全身四百多條肌腱如數家珍的復健科醫師。
或許你不免想問,現今醫療檢測儀器如MRI已如此發達,何必還「凡事自己來」?王亭貴則指出,年輕醫師都已太習慣走安全的路(指靠儀器判讀),「我看過太多年輕醫師,連續做十次(檢查)都發現沒問題,到第十一次時就疏忽了。」因此,他對醫學院學生的基本要求是:藥物或設備會進步,但人體結構在有生之年都不會改變,因此,要打好基礎醫學,這是基本態度。
更重要的是,若是長期來都靠儀器判讀,卻對人體肌腱的分布不夠清楚,常見到的情況就是,許多年輕醫師碰上疼痛病人,多半先選擇以開消炎藥處治,若遇急性患者,則會針對其疼痛部位打針治療,然而,病人的疼痛往往是區域性的,針頭施打部位的精準度,就成了其中的關鍵。
然而台大復健科,卻有一位醫師在其他醫師的口中,被形容成是一位活生生的「人肉MRI」,因為,這位醫師光是用手觸摸病人,就知道患者哪條肌腱發生問題,明察秋毫的程度,幾乎與昂貴的MRI設備畫上等號。
這位被冠上「人肉MRI」綽號的,是台大復健部一般復健科主任王亭貴。
一位長期受手肘疼痛之苦的病人來到王亭貴面前訴說疼痛,王亭貴會要求病人攤開手掌,並將病人的大拇指前後左右的輕微扳動,透過詢問病人對於拇指扳動的哪個方向或角度會出現疼痛感,他就能判斷是哪條肌腱「生病了」,再對症下藥。對此,王亭貴謙虛的說,「許多復健科醫師都能辦得到。」他指出,手部的肌腱只要施力就能以肉眼見到,要判斷並非難事。
對人體四百多條肌腱如數家珍
不過,就連得透過極細微動作才能看到的頸部肌腱,王亭貴也能夠藉由觸摸,就可發現病人問題所在。曾與王亭貴共事的萬芳醫院復健科醫師邱俊傑說道,他是少數能對人體全身四百多條肌腱如數家珍的復健科醫師。
或許你不免想問,現今醫療檢測儀器如MRI已如此發達,何必還「凡事自己來」?王亭貴則指出,年輕醫師都已太習慣走安全的路(指靠儀器判讀),「我看過太多年輕醫師,連續做十次(檢查)都發現沒問題,到第十一次時就疏忽了。」因此,他對醫學院學生的基本要求是:藥物或設備會進步,但人體結構在有生之年都不會改變,因此,要打好基礎醫學,這是基本態度。
更重要的是,若是長期來都靠儀器判讀,卻對人體肌腱的分布不夠清楚,常見到的情況就是,許多年輕醫師碰上疼痛病人,多半先選擇以開消炎藥處治,若遇急性患者,則會針對其疼痛部位打針治療,然而,病人的疼痛往往是區域性的,針頭施打部位的精準度,就成了其中的關鍵。
1
2
3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