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發脾氣、情緒不穩定....看精神科前你該知道的幾件事

撰文者: 陳豐偉2014-09-28

「醫師,我覺得我一定是生病了,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情緒很不穩定,罵小孩很大聲,身邊的人會受到影響」。

在精神科健保門診,這是除了失眠以外,最常聽見的看診原因。先生、太太、父母、準備找工作或考公職的子女,不同的社會角色,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許多人覺得自己變得跟以前不一樣,惶恐不安,不知道最後會嚴重到什麼程度。

「最嚴重會到什麼程度呢?」要判斷需不需要開藥,需要瞭解病人原本的生活是否已經受到很大影響,會不會破壞友情、惹惱同事、讓夫妻無法溝通、摔東西摔門傷害自己,會不會失手打小孩。

「我生氣完會很後悔,好像沒有那麼嚴重,不需要鬧到這程度。」讓病人講出這句話很重要。如果病人遭遇家暴、罷凌、持續的精神傷害,憤而反擊,處理的方向就不太一樣。治療,是為了維護原有的關係,還是協助病人脫離現有的關係,這是個分歧點。

常見的問題是「走不出來」,如剛結束一段感情,對方劈腿,雖然分手還念念不忘,好的壞的事情一直在大腦盤旋,衝動時還會有自殺、殺人的念頭。如果病人原本個性並不極端,只要協助病人鎮靜、漸漸遺忘、轉移注意力,很快病人就會覺得恍如隔世。

但有時關係還得持續,如找工作不順利、考公職已經考三年的年輕人,父母有時講話重一點,就會大發脾氣、不摔東西不能洩憤。但畢竟還是要靠父母啊,心情不穩定也會無法好好唸書,或許這次考試完就該下決定要不要繼續現在的生活,不過還剩下沒幾個月,還是先過完眼前這關吧。

有時壓力並不是只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曾經有對母女狀況都很糟糕,彼此一句話不對勁就火爆起來,後來媽媽終於來求診。我跟她說,你願意來看診,願意服藥改變自己,表示妳願意讓步。妳有這個心意,如果女兒能感受到妳漸漸能聽得下她的話、不會馬上反擊,妳們的關係就有可能和好。幸運的是,她們的互動很快就變好了。

有時緊張的關係來自其中一人偏執的個性,這時服藥也只能讓情緒穩定一點、減少暴衝,很難達到治療的效果。我會建議到心理師負責的「諮商所」進行長期的心理治療,才有可能調整從小固著到大的人格特質。但麻煩的是,要改變個性,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需要有耐心的個案跟治療師。但在台灣,個案通常不知道「長期」意味著什麼,以為去談個兩個月就會有顯著成效,而心理治療的費用多數人也負擔不起。這些人最後常回到健保門診,靠藥物緩和自己強烈的感覺,但一脫離藥物就回復原狀。

在擁擠的健保門診,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能做什麼呢?有時我們只是用委婉的方式讓病人知道,以為人類的大腦是理性的,就是最不理性的想法。壓力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連結,憂鬱會傷害大腦的認知功能,長期失眠會惡化絕大多數身心狀態。有時病人在服藥兩三星期後覺得明顯改善,不會那麼衝動了,會很訝異這改變是怎麼產生的。我會跟病人說,因為藥物的作用,讓你多了一秒的緩衝時間。因為這一秒,你就更能客觀思考該怎麼處理事情比較好。

藥物不是唯一的方法,我常跟病人說,藥物只是起頭。你會來看診,一定是自己嘗試過許多方法都沒效。藥物只是第一步,讓你終於能好好睡、心情能平靜下來,你才能冷靜地談事情,或讓自己專心地運動。你要嘗試改變,需要專注、需要動力,藥物是先幫助你讓自己的力量發揮出來。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