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貢丸湯+一碗麻醬麵,鈉含量就超標2倍!容易被忽略的5個高血壓地雷
高血壓常常被形容為「沉默的殺手」,因我們的身體能夠習慣血壓高時所產生的症狀,患者便往往容易因此而對血壓相關問題較不易有自覺,除了年齡與家族史等危險因子外,肥胖者本身就容易發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此外「鈉攝取過多」使體內水分滯留,長期下來使血管壁所受壓力大,也是高血壓主要成因。
根據衛福部建議飲食中的鈉,成年人每天可以攝取2,400毫克,目前民眾普遍有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的認知,因鹹味部分大多來自食鹽,其化學式為NaCl, 進入身體後會分解為鈉(Na)與氯(Cl),為我們日常鈉的主要攝取來源之一。
而事實上2008年國民營養大調查統計發現19~64歲攝取鈉來源中,食鹽也只佔了23.1%,其次為醬油佔了13.3%,接續則是其他調味料、麵粉製品、豬肉製品、包子餃子、速食麵等等,其他無法確知的品項則佔比多達31%。
麵包、糕點類,除製備過程中所添入的食鹽外,還有發粉中的小蘇打(碳酸氫鈉),以及中和酸性用之蘇打(碳酸鈉)、檸檬酸鈉、琥珀酸鈉等,進入身體後也會分解出鈉離子,成為我們日常吃進的鹹味之外最容易被忽略的「隱藏鈉」。
除了嚐到的、可感受到的鹹味較能夠用感官拿捏攝取量,甜味的麵包裡其實也含有隱藏的鈉,如一個奶酥麵包中就約含有182毫克。此外豬肉製品等加工肉品,如貢丸、火腿等,則常見偏磷酸鈉、磷酸鈉、磷酸氫二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及三磷酸鈉來增加產品保水性、黏著性、增加風味等,其用量皆有明令規定,最終一粒貢丸中大約有116毫克。此外更為大眾所遺漏的則是看來清淡簡單的茶飲,也普遍會添加小蘇打(碳酸氫鈉),解渴解重鹹之餘,其實依舊有鈉存在。
人體實際對鈉的需要量一天100毫克即可,衛生福利部則建議國人將每日攝取量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因此平均每餐800毫克,平日外食飲食選擇,如喝一碗貢丸湯再加一碗乾麵,用了2匙麻醬調味,鈉含量就足以能超標2倍,與營養大調查中台灣成年男性的鈉攝取量將近建議量2倍,女生1.5倍的統計結果相去不遠。
因此,建議謹記鈉主要大宗來源,如:調味料、麵粉製品、豬肉製品、包子餃子、速食麵等5種,避免在同一餐中選擇2種以上食用,例如不要在選了鹹度較高的麻醬麵之餘,又選了含有豬肉製品的貢丸湯,或在吃了水餃之餘,又加了醬油與辣椒醬,烹調也可以改用減鈉鹽或美味鹽,如果烹調完全改用減鈉鹽,在用量不變的前提下可是能減少500毫克的鈉,對於血壓控制有一定的幫助。
食力FoodNEXT
查看全部食力FoodNEXT
一群媒體工作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關注食品安全議題大小事,給你正確資訊的食品知識平台。
【歡迎一起練食力】官方網站 http://www.foodnext.net/
夏日炎炎、吃冰正當時!但是,你手上的霜淇淋,真的乾淨嗎?
眼前一碗碗繽紛的刨冰,是否添加太多人工添加物呢?
6/13(二)食力【食鋪講堂】講座活動,帶你揭開冰品食安真面目。
欲知詳情請點 :https://goo.gl/my7W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