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喜歡什麼就點什麼,我都可以!」有些長輩,總是為了別人而活,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撰文者: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2017-11-29
上一代的父母總為別人而活,當他們老了,你是希望他們活得久就好?還是希望他們能活得快樂?

然而,到了某個年紀,是否能「活更久」已經不是他們真正在乎的問題,那身為晚輩或照顧者,我們又何必把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放在「讓他們安分的活更久」這個議題上呢?

當家裡有需要照顧的長者時,他們的家人在談話之間,以下這些內容就可能會反覆出現:

「我的母親自從跌了一跤之後,就不太敢自己走動,整天不是躺著昏睡,就是呆坐在輪椅上,這樣一動也不動,四肢都萎縮了……」

或是「我家阿公失智了,卻老愛往外跑,他一跑,大家都得去找,真是把人累趴了……真希望他能乖乖在家待著……否則我們可能都熬不過他!」。

當家中的長者體能、智力漸衰,但仍保有若干自主權的時候,老人家的「靜與動」逐漸會成為一個容易引起爭執的問題,因為它牽涉到好幾個層面:老人本身的意願、想法;照顧者的時間、體力、財力,以及照顧者在過去跟長者的互動關係;雙方所居住的地區的公共設施如何?有沒有適合於長者活動的地區等等。

很多很多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的細節,都會浮上檯面,那真的不只是一個「把腳跨出門或是把輪椅推出門」的簡單動作而已。

我自己的父母目前都是8、90歲的老人了,他們因為不同的疾病,目前都不良於行,需要輔具和照護者的協助才能行動。在這之前,有好幾年的時間,家人跟他們是處於「動與不動」的擺盪中,因為無論怎麼做,好像都是錯的。

在所有跟「動與不動」相關的細節當中,我的經驗是-要清晰地、不受任何牽制地表達出「他們真正想要什麼」,但對大部分的老人來說,卻是意想不到的困難!

有些長輩,總是為了別人而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因為現今8、90歲的人,成長在一個「受長輩安排而生活」的年代,很少有機會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戰亂造成的一個概念:「能活下來都不容易了,那還能奢求什麼」。

一個人如果在過去的數十年來,從未認真想過自己要什麼,只是被生活推著走,到了暮年,他們可能根本回答不出來自己要什麼,如果他們自己不知道,身邊的人又如何能精準地猜到,並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真正想要的呢?而照顧者和長者之間的一些糾結怨懟,常是由許多芝麻事的違和所累績出來的。

我的父親一直到85歲都是個身強體壯的人,但7年前突發中風之後,雖然肢體的運動機能完全沒有受損,但有4、5年的時間不願出門。我常看到他注視鏡子裡的自己,仔細的檢視自己有沒有嘴歪眼斜。

他腦部受傷的部位,完全沒有影響到顏面和四肢,受傷的是語言中樞。儘管外貌無差,他還是很介意別人會不會看他,很介意自己漂不漂亮。

我們安慰他說:「放心啦,沒有這麼多人會注意你的!」就連這句話,對他也構成矛盾苦惱,因為,他覺得「沒人看」就表示已被世人遺忘,有人看,又怕被人笑……他以為會有人譏笑他。

大約有4、5年的時間,他幾乎從早到晚,只要醒著就耗在沙發上,盯著我們社區的閉路電視,看警衛工作以及人來人往,那對他來說就是:「出門了」,閉路電視是他跟外界的聯繫方式。

中風後約第6年,他腦部受傷的地方開始蔓延,影響到他的情緒控管,從足不出戶變成隨時想往外跑。一開始我們還不以為意,以為他恢復行動力了,哪知一放出去就如脫韁野馬,本來步履蹣跚的,居然可以在百貨公司到處亂竄,我們兒女輩的人都無法跟上他的腳步,帶他出去一趟,真是人仰馬翻。

幾次之後,我們知道這樣不行,醫師給他開了一些鎮定的藥,他,是安定下來了,但又回復到之前足不出戶的狀況,我們始終沒能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方式讓他動靜皆宜。

我們這些照顧者必須在我們自己的時間體力和EQ都能勝任的情況下,才敢帶他出門,但這樣的機會實在不多。

如今,父親必須靠輪椅行動,但我相信,如果他能夠讓我們知道他心中真正想要什麼,我們會竭盡所能去滿足他的心願。90多歲的人了,歲壽的長短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議題了,比較值得去完成的是老人家內心深處的幾個未竟之夢吧!

我的母親目前也是足不出戶,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不願意給兒女多添麻煩,她從年輕時就是這樣,所有的思量都是以兒女為中心。50多歲時,去餐廳吃飯,點菜時問她想吃什麼,從來問不出答案,答案只有一個:「你們喜歡什麼就點什麼吧,我都可以!」

1
2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