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走了,卻只能用棉被裹屍...沒有身分和明天,家暴如何毀了一對姐妹的一生?

棉被的重量

「孤苦的姊妹花,沒了父母,在世上飄零,過著沒有身分的日子,只求三餐溫飽……」

這樣的情節,彷彿是電影裡才會出現的,但卻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上。

認識馨儀是在1月,印象之所以深刻,是因為當時正值農曆年間,強烈寒流來襲,而她的妹妹馨玉就是因此而往生。

之前就曾聽志工提過這對姊妹花,只是沒想到見到面時,一個已經不在了,更沒有想到,她們原來是連身分證都沒有的幽靈人口。

她們姊妹倆住在林森北路巷子裡隔了好幾間的木板雅房中,平日就是打打零工、洗碗顧麵攤。住所條件之簡陋,就連基本的保暖都不足,因此當妹妹因肝病身體虛弱、加上寒流天氣導致氣喘發作時,缺乏生活常識的姊妹倆,以為只是感冒,便只是買了成藥來吃

馨儀以為等到天暖了,妹妹就會恢復健康,沒想到這一病,卻奪走了妹妹的性命。相依為命的妹妹就這樣走了,馨儀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用唯一的一床棉被裹住她,就這樣把屍體放了3天。直到屍水滲出,惡臭外溢,鄰居察覺不對勁,找來房東,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憾事。

我們在接到電話後,在前往她們住處之前,先繞去買了一床棉被帶過去。助人工作做了這麼久,需要提供棉被,這是第一次。

在狹小的房內,看著姊妹2人年輕時的照片,也是面目清秀之人,但人生難料,誰知會經歷這麼多滄桑,最後變成如此呢?我們不禁問馨儀:「發生了什麼事?」在我們面前的她,已經56歲了,不復照片裡的少女模樣。而她與她妹妹的故事,要往回推到40幾年前。

原本馨儀與父母妹妹一起住在苗栗山上的部落,但因為受不了繼父每次酒後便不由分說地打罵,又老是逼她下田採茶、不讓她上學,有一天,她牙一咬,便逃家去了桃園的工廠上班。當年,她才僅僅12歲。

不過雖然是獨自出外做工,馨儀還是很掛念8歲的妹妹,三不五時就會回去探望她。而年幼的妹妹也不堪父親的打罵,每次見面,便不斷央求著姊姊帶她一起逃走。終於有那麼一天,馨儀便將妹妹帶走了。

兩姊妹先是逃到了桃園,最初一同在工廠裡當童工。年紀還小,當然也會想家,因此偶爾還是會偷偷回苗栗看家人,只是每次一靠近家門,聽到的總是繼父喝醉打人的聲音,想著想著,又不敢回家了。之後兩人輾轉到了台北,在一家餐廳裡工作,但因為學歷不高,始終只能賺一點微薄的工資,頂多得以溫飽而已。

一直到了成年時,她們聽同事說應該要去領身分證才是,可是同事又告訴她們,身分證需要回家鄉才能領,也要持有戶口名簿,才領得到。於是姊姊趁著繼父不在,鼓起勇氣偷偷回了家一趟,才順利領到了身分證,只是後來遇到需要換證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即使至今已過了30幾年的時間,但姊姊回想起那天,仍歷歷在目。馨儀清楚記得,那次跟妹妹一起回家時被繼父給發現了,於是兩人發著抖躲在排水溝裡,那天天氣很是寒冷,天寒地凍,她們在排水溝裡緊緊相擁,不斷祈禱著不要被繼父發現。

從此之後,姊妹2人就成了沒有身分的幽靈人口。因為太害怕被繼父給抓回去,於是索性就不要身分了,比起身分,自由跟安全比較重要。

上天給了她們逃離暴力跟騷擾的勇氣與堅持,但接下來的人生,卻沒有人告訴她們該怎麼往下走。雖然逃離了繼父的暴力陰影,但姐妹倆其實始終都生活在陰暗處

她們過著影子般的生活,幾乎沒能存在於幾個人的記憶中。她們人生所擁有的,沒有嶄新的明天,只有一次次地失去今天。

就如同一直到了妹妹過世後,在申辦相關程序時,大家才驚覺,這兩姊妹不只是因為貧窮繳不起健保卡費而已。早在民國85年時,她倆就已經因為當了幽靈人口太久,被宣告死亡,這40幾年來都沒有任何身分

這樣一來,早就被宣告死亡的馨玉,根本無法開立死亡證明,也沒辦法舉辦喪禮。於是只能先讓妹妹「死而復生」,恢復身分後,才能宣告死亡。讓馨玉活過來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她能夠有往生的官方認證,這真讓人大感荒謬,又不勝唏噓。

電視連續劇裡的苦情姊妹花,最後總是能夠獲得幫助,得到幸福。然而,真實生活裡,若底層弱勢只能等待他人的幫助,往往是等不到的。當我們與個案聯絡上了,能替馨玉所做到的,也只剩下送她一程。

而我們所能給馨儀的,是讓她在剩下的歲月裡,能夠過得舒坦點。56歲的她,看來比同齡的人蒼老許多,像是70幾歲的老人,罹患了多種慢性疾病,還被診斷出有癌症。

我們曾問馨儀說,難道不想找個伴嗎?這些年來,難道除了與妹妹相依為命,都沒有遇過適合的對象嗎?馨儀講起了往事,說起自己曾跟一個在月台賣便當的男孩頗為要好,但說著說著,語聲又飄遠了,她只是不斷細碎地喃喃著:「還是妹妹好啊,只有妹妹,最好。」

料理完妹妹的葬禮後,馨儀還是住在原先的那間屋子,房東善待她,幫她換了間房。她偶爾在麵攤打工,但體力已經不太能負荷。我們後來再去探視,問她身分證跟健保卡都有了嗎?她說有,但想要去申請清寒補助,卻始終申請不到。

我們細探了箇中原委,猜測應該是她不知道該怎麼做,便趕緊打電話去當地區公所,因為她同時也具有原住民身分,照理來說,應該更可以獲得補助。姊妹倆雖然很早就獨立,出來工作賺錢,但因為缺乏教育與常識,導致連一些基本的福利跟照護,都沒辦法拿到。

萬事底定之後,我們仍持續與她有所聯繫,也不時關心她的生活起居。馨儀說,這些年來她回去過幾次苗栗,但人事已非。她只覺得活得很倦了,可日子只能過下去。我們允諾她,會繼續為她處理補助金的申請事宜,讓她毋須為了基本所需而憂愁。

從前的她,是幽靈人口,但與妹妹2人靈魂緊緊相依,如今獨留在世上,雖然有了一紙身分,卻像失去了靈魂的重量,只剩軀殼,在這社會上飄零

人生畢竟不是電影,無法總是有皆大歡喜的結局。我們只能盡量讓這樣的憾事漸漸減少,讓每個弱勢者,都盡量得到最好的照護。就像是那床棉被,雖然很輕,但對需要的人而言,卻非常重要

書籍介紹


27場送行:無償安葬弱勢孤貧,從21年的告別裡學習最溫暖的人生功課
作者:郭志祥, 吳倪冬月, 葉小歐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8/06/30

作者簡介
郭志祥

「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會長。

民國八十五年,他創立「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並陸續增加服務項目,目前主要包括「行善體驗」、「免費殮葬」、「賑災」、「送癌末營養品」及「優秀學子工程」等五項。特色在於志工親力親為、親自慰問送達案家,因此沒有任何一塊錢是行政費用。

在郭志祥的努力下,加入的會員日漸增多,政府或醫院及慈善單位的社工人員亦開始將需要協助的對象轉介給善願,讓善願為其提供服務。參與行善體驗的愛心志工從一開始的幾人、幾十人,到如今有上百人參與,總共已累積十萬多人次。

吳倪冬月

「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執行長。

原為協會志工,參與善願活動二十多年,幾乎風雨無阻。現擔任協會執行長,亦為窮人殮葬服務的負責人。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黃楸晴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