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志
「為何要救活孩子!」拼全力救早產兒卻變腦麻,被家長痛罵...醫師林明志在病房裡,面臨「救與不救」的人性抉擇
白袍口袋夾著卡通布偶「小小兵」,濃眉、健談、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台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主任林明志集親切元素於一身。在最接近生命初始的地方工作,接捧新生命的來去,悲喜一瞬間;但他樂於挑戰,常以務實精神勉勵自己。在少子高齡化的今日,仍堅信持之以恆做好本業,能夠看著每位小病人健康長大,就是他作為兒科醫師最大的價值。
林明志的辦公室簡潔卻不乏童趣,櫃子上擺著全家去日本環球影城玩時買的小小兵爆米花筒,抽屜則有一疊準備給小病人的卡通貼紙,還分享最近診間的孩子特別喜歡佩佩豬。
太會考試當上醫師,「不小心」與兒科結緣
原以為林明志從前就立志當兒科醫師,沒想到他給了有點意外的答案──「太會考試」。擅長讀書的他,台中一中畢業後,「不小心」考太好就上了陽明大學醫學系,懵懵懂懂中才開始思考為何要當醫師,以及要成為什麼樣的醫師。
豈料,這個「不小心」竟讓他與小兒科結下不解之緣。畢業後,林明志因公費分發到了台中榮總小兒科。在這段期間,住院醫師和總醫師必須接受小兒加護病房的「洗禮」,日子緊湊忙碌,累積的故事也多。
有一次,林明志半夜守加護病房,一名3歲多的幼童被送來,臉色發黑、喘到無法呼吸,甚至出現敗血性休克。仔細檢查後發現,幼童感染了肺炎鏈球菌,當時還沒有全面公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制度,一照X光,幾乎可見孩子的肺幾乎都要被細菌吃光,必須使用葉克膜代替。
治療這位小病人的過程,曾發生葉克膜運轉不順暢。林明志門診經常看到一半,電話那頭說要實施心肺復甦術(CPR),他就從1樓狂奔到4樓,為小病人調整葉克膜的轉速、補充輸液和調整管路,花了近1個月才治好。
台灣每年早產兒佔新生兒的比例為8~9%,新生兒加護病房主要職責在照顧早產兒,但早產兒存活率過往並不高,近年存活率才提升至近9成,風險及壓力可想而知。也因此,林明志的同儕多半選擇「五官科」,像是耳鼻喉科、牙科、皮膚科、眼科,而內、外、婦、兒科則讓大家避之唯恐不及。
本來,林明志也想遵循「主流」,但從實習時,林明志發現兒科充滿著光明與希望,「當兒科醫師是上天給予的恩賜。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養早產兒,過幾年他回到診間看你,跟他合照、抱抱他,那個回饋不是其他科的醫師可以獲得的。」
分發下鄉到嘉義榮民醫院(現為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服務結束時,因醫學中心沒有新生兒科醫師的缺額。林明志回到台中榮總,應師長要求,改專攻小兒心臟科。
心臟攸關生死,卻是人體內最單純的器官
對許多初入門的年輕醫師來說,心電圖很抽象,因電位看不到也摸不著,必須憑空想像立體的心臟裡電流流動的方向,但對林明志來說,反而因充滿挑戰而感到興奮,「心臟雖然結構複雜,攸關生死,時常讓治療者備感壓力,但它在人體內其實是最單純的器官,不太會得癌症、感染很少。」
他記得,7年多前有一名26週800公克的早產兒,因發生心包膜積水,積液壓迫到心臟,滲出變成心包填塞,孩子的心臟被壓扁而無法跳動,引發休克。林明志當機立斷,即刻施行引流心包積液,而孩子的父親也到處奔走,甚至日後還組了病友會為早產兒爭取醫材給付等權益,令他印象深刻。
曾有學長找林明志一起開診所,他卻認為人總要年輕過,一股腦地投入小兒心臟科。起初太太並不是很高興,因薪水不如在外開業優渥,面對的病人也不單純是過敏、感冒或氣喘,但因了解他喜愛挑戰和追求成就感,最終還是接受並支持。
林明志在2007年接手兒童醫學部兒童加護中心專責主治醫師,一做就是7年。2014年因老師即將退休,林明志這才又重回新生兒科。
有一次,一個足月兒得了腸病毒發燒住院,本來好好的,某天突然併發心肌炎,心臟不會跳動,痛苦程度宛如心臟被人重擊而昏厥。孩子如果裝上葉克膜,即使救活仍可能變成殘障或留下腦部後遺症,林明志對於是否急救陷入苦惱中。
「我印象很深刻,那位爸爸是鄉下人,一看他的手就是種田或做工的。他握著我的手說,請一定要救這個孩子。」這位父親的手厚實溫暖,穩住了林明志搶救孩子的心,他隨即為孩子裝上葉克膜,並連續好幾天睡在醫院,留意儀器有無狀況。
尤其要拔除葉克膜的那晚,林明志更是繃緊了神經。「葉克膜拔除後病人就要靠自己呼吸,具有一定的風險。」他看準時機微調強心劑、利尿劑及電解質,並緊盯數據,細心呵護,孩子最終才成功康復。
然而,並不是每次從死神手中救回孩子,都會獲得家屬感謝。林明志回憶,當住院醫師時,曾有一名早產兒發生敗血性休克,醫療團隊努力做了CPR救起來,卻因心臟停止太久,造成缺氧性腦病變發生腦性麻痺,家長反而責怪他,「為何要救活孩子!」
執業愈多年,在抉擇新生兒的救與不救之間,仍是最困難的。林明志坦言,不管執行多少次,有時向家長開口是否要送孩子去當天使時,自己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但只要有希望,我還是會跟爸媽說值得啦!我們試試看。」
50而知天命,下一階段培育兒科人才
如今的林明志已屆「知天命」之年,前半段人生幾乎奉獻給工作和家庭。隨著孩子上大學和高中,育兒壓力大幅減輕;如今他開始思考,下半生該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滿意、為自己而活。不過一下子還沒想到,那就先維持好體能吧!
林明志平常就有運動的習慣,喜愛跑馬拉松、登山、騎自行車,還曾參加日月潭泳渡,這些運動都需要持之以恆的鍛鍊。正如同他以企管思維對待兒科,從初入行起找到自己的位置,穩紮穩打建立獨特的專業,並在緊要關頭時派上用場。
「像我現在就對企業的傳承很有興趣,如何栽培下一代的醫師接手服務這些病重的孩子,是我擔任兒童醫學中心主任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目前他在台中榮總已陸續培育了3位新生代兒科主治醫師,未來也將持續為每一個「國家的希望」而努力。
與小病人溝通的訣竅:哄孩子要先看年紀
許多孩子得知要來醫院看病,不免上演大哭或抵抗戲碼,總令家長頭疼。台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主任林明志自有法寶,「哄孩子要先懂他的年紀。」
他依年齡層舉例:為6個月大的嬰兒初診,會先輕摸對方的肚子或小手。因為嬰兒在子宮裡是蜷縮狀態,手摸到東西能感覺獲得支持,嬰兒也會露出「社交性微笑」,善用玩偶、鮮豔的聽診器逗他,他就會回以微笑。
1~2歲的孩子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來看醫師會很緊張,這時不急著碰他,先跟家屬談,要檢查或打針時瞬間抓好,再趕緊請出診間,以維持診間的寧靜。
3~4歲的孩子,來看診時先贈送貼紙或在手背蓋乖寶寶章。至於4歲以上的孩子比較不需要哄,和顏悅色問診即可。
責任編輯:林筱庭
核稿編輯:呂宇真
林明志 醫師 專長:兒童心臟病的診斷及治療 診所:台中榮民總醫院 電話:04-23592525 地址:40705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6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