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痛伴隨嘔吐,小心「胃癌」作祟!想避免癌症威脅,及早揪出幽門螺旋桿菌很重要

罹患胃癌的最重要因素,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為主。

良醫問診良醫問診 撰文者: 陳宛欣2021-03-29

腸胃癌是最常見困擾台灣人的重症議題,胃癌在所有癌症死亡率排名第六,大腸癌則蟬聯十二年癌症發生率之首,死亡率更占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三名。

胃癌權威、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長期在馬祖推動胃癌篩檢有成,成果更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Gut》。馬祖是全國新增胃癌病例最多的地區,吳明賢與台大團隊在當地推廣「幽門螺旋桿菌篩檢」,因而抓出許多早期胃癌病例,讓當地胃癌死亡率減少五成以上。因此,本刊特地專訪他,以下是口述紀要:

一般我們俗稱的胃癌就是「胃腺癌」,它在台灣是十大癌症死因第七名,每年大約有四千名以上的案例。而發生率則是男性較女性高,好發年齡大部分在60歲到70歲之間。

幽門螺旋桿菌是致癌因子

胃癌,是因為胃部長期且慢性發炎,導致萎縮性胃炎,最後演變成為胃癌。引起胃部慢性發炎最重要的因子有二:一是先天因素,如遺傳。但此類型所占的比率不多,有研究顯示比率不到五%;二是後天因素,像是飲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大部分的胃部慢性發炎都是與此類有關。飲食、生活方面,如食用醃製食品,高鹽、低維他命C等飲食形態,甚至是吸菸等生活習慣,皆是引發胃癌的因子。不過,罹患胃癌的最重要因素,仍然是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為主。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一個經口傳染的疾病,大部分的人都是小時候與有親密接觸的親朋好友互相傳染,而家庭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一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約有九成以上機率會變成慢性感染。若沒有經過抗生素治療,就會一輩子存在你的體內。

過去普遍認為,像韓國、日本,胃癌發生率較高,是因為吃醃製食物,但後來發現單單吃醃製的食物,可能還不足以引發胃癌,但若再加上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就更有可能會導致胃癌的發生。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就是一個主要的點火因子,如果我們把這個火種從胃裡面拿走,就比較不會發生胃癌。

1
2
單頁閱讀
良醫問診

良醫問診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部

由良醫編輯群採訪各科別權威醫師,透過專訪為民眾解答常見的疾病問題,解析最新醫療趨勢。本專欄為隔週一期,並同步刊登於《商業周刊》。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