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成肝癌危機,成人盛行率達四成!久坐上班族成脂肪肝高危險群,每年這樣做遠離肝癌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台大名譽教授楊培銘表示,只要早期發現,肝癌可以根除!無論是肝炎患者或者健康帶原,務必定期抽血、腹部超音波,必要時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遠離肝癌風險。
肝炎過去被稱為國病,更是造成肝癌的元兇,經過多年肝病防治,肝病已降至國人十大死因之末。二○一九年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分別是第四名與第二名,仍不可鬆懈,尤其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一旦出現症狀,多半都已晚期,因此更要早期發現、治療。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台大名譽教授楊培銘表示,只要早期發現,肝癌可以根除!無論是肝炎患者或者健康帶原,務必定期抽血、腹部超音波,必要時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遠離肝癌風險。以下為口述紀要:
脂肪肝是肝癌隱憂
肝癌的發生與B肝、C肝的盛行率高有關,肝癌發生原因的比重隨年代不斷變化,早期約有八至九成是B型肝炎、一至兩成是C型肝炎所致。經過台灣自一九八四年開始為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積極倡導篩檢與追蹤,以及近年B肝、C肝藥物的突破與給付,讓肝癌整體發生率緩慢下滑,然而,接下來要特別關注脂肪肝的發展。
國衛院曾蒐集近四千個肝癌標本,其中約有一一%的樣本沒有B肝、C肝,發現同時有脂肪肝、高血脂(三酸甘油脂)及糖尿病三種病況也構成發生肝癌的危險因子。脂肪肝盛行率約占成年人三○%到四○%,與生活形態、飲食、運動有關,尤其三酸甘油脂與脂肪肝高度相關。久坐的上班族相較勞動階層較容易罹患脂肪肝。近年也發現青少年脂肪肝的比率正在上升,與營養過剩、含糖飲、過多高糖高油的飲食有關。
因此總體來看,四十歲以上的這一代台灣人,因為沒有打過B肝疫苗,過去也常因為共用針頭、輸血而感染C肝,加上不良生活習慣引起脂肪肝,比起其他世代更須謹慎看待肝癌的危機。
肝纖維化是關鍵逆轉時刻
肝癌雖發生率與死亡率都高,但相對肺癌與大腸癌長得慢,不太會轉移到其他器官,是較溫和的癌症。所謂慢性肝病三部曲,起因為B肝、C肝帶原或脂肪肝,導致肝臟發炎→肝硬化→肝癌。如果肝臟持續或斷續發炎,纖維化就會開始累積,初期纖維化較少時,還有機會逆轉,然而若放任肝炎不治療,肝臟內累積越來越多的纖維且圍成一圈一圈,就會演變成肝硬化,發生肝癌的機率將大幅提高且難以恢復正常。
這些起因中,脂肪肝的控制相對簡單,只要減重與運動就可逆轉,也就不會進展到發炎甚至纖維化、肝硬化。如果是B肝、C肝則應盡早治療,尤其C肝自二○一九年中健保全面給付用藥,只要測到C肝病毒就可馬上用藥消滅,後續就不會再發生肝炎、甚至纖維化,大幅降低罹患肝癌的機率。而健康B肝帶原者則因為在新生兒或幼兒時期感染,病毒已埋藏體內,即使一直都是健康帶原,沒有纖維化,罹患肝癌機率還是比非帶原者高,因此建議要定期篩檢與追蹤,以期能在肝癌初期發現。腫瘤直徑在三至五公分內,就有機會透過開刀或電燒、微波治療根治。在我手上定期追蹤的肝癌病人,只要沒有嚴重肝硬化,平均五年存活率達到八○%以上。
若是發現時已是晚期,不管是化療、標靶治療效果皆不好。不過近年發展的免疫療法單獨或加標靶治療的組合療法,藥物有效率已推進至二○%至三○%,病人應抱持希望。經治療後卻不斷復發者可考慮肝臟移植,復發機率可降低,但並非萬能。
健康者也要定期腹部超音波
定期追蹤的目的是希望早期發現肝癌。如已肝硬化,必須每三個月抽血檢查甲型胎兒蛋白與肝細胞發炎指數AST與ALT,並做腹部超音波;若尚未肝硬化但有慢性發炎者,約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健康帶原者,則是至少一年檢查一次。
此外,臨床上約有一%B肝帶原者於長期追蹤後,抽血檢查可能會發生表面抗原消失,甚至有表面抗體出現的情形,要特別提醒的是,這些帶原者仍須定期追蹤,因曾有病人誤解已痊癒而不再追蹤,幾年後卻發現肝癌但沒有早期發現的不幸案例。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更建議,只要年滿四十歲的國人每年都應該考慮做一次腹部超音波,符合條件可健保給付,自費也僅新台幣一千元,可以一次檢查很多器官,有時能意外發現需要處置但毫無症狀的狀況,民眾可以找尋肝膽腸胃科醫師協助檢查。
值班醫師 楊培銘
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
現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總執行長、醫療財團法人好心肝基金會總執行長、台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出現肝癌4症狀須當心
早期肝癌無聲息,出現以下症狀要注意:
1.上腹部疼痛、腹脹
2.肚子變大、出現腹水
3.黃疸,皮膚、眼白變黃
4.疲勞、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體重減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