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長輩專利,癌症年輕化!除了家族史、飲食,你該知道的9個致癌因子:原來失眠也是...
癌症主要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因為年齡是發展癌症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然而,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年輕人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癌症風險。
年輕人罹癌的原因
可能的癌前症狀/警訊
癌症如何檢查?基因檢測是什麼?
哪種癌症可以做基因檢測?
{DS}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已超過四十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2022年的報告指出,因癌症而死亡者占總死亡人數24.9%。雖然過去癌症常發生於年長者,但近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被診斷出癌症。到底,癌症年輕化的原因有哪些?罹癌警訊為何?如何預防癌症及檢測癌症?
過去,癌症主要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因為年齡是發展癌症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然而,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年輕人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癌症風險。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壓力增加、環境污染和遺傳因素等都可能導致癌症發生。
而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自然評估臨床腫瘤學》)上顯示,年輕化癌症有發生在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頭頸癌、肝癌、攝護腺癌、胃癌和甲狀腺癌。
年輕人罹癌的原因
根據重症醫師黃軒在粉絲專頁上表示,除了與遺傳外,年輕人罹癌的原因可能和抽菸、喝酒、嗜含糖飲料、環境污染(空氣污染、殺蟲劑)、腸道菌叢失衡、肥胖、失眠有關。
1.抽煙
2.喝酒:酒精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長期過量飲酒可能增加口腔癌、食道癌、肝癌、乳癌、大腸癌等癌症,且具有成癮性物質。
3.含糖飲料:一項曾對102865名受試者進行的長達7.8年的研究也發現,攝入大量人工代糖,尤其是阿斯巴甜,會導致女性乳癌的風險,也提高了22%。
4.環境污染問題(空氣污染、殺蟲劑):長期暴露下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5.腸道菌群問題:研究顯示,腸道菌群的不平衡或紊亂可能與多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當腸道菌群失衡時,可能會導致反覆腸道的發炎症,長期損害腸道壁,一直到變癌化發生,這些都與癌症的發展密切相關。
6.肥胖:不只可能罹患癌症,還可能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關節炎、不孕症、骨質疏鬆、貧血、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關。
7.熬夜失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研究,熬夜(涉及晝夜節律打亂的輪班工作)被歸為了2A類致癌因素。熬夜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而生物鐘的紊亂則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偉武分享指出,明明不菸不酒不熬夜還是得癌症,原因可能便是帶有異常的「基因突變」,抽菸、紫外線過度暴露都有機會導致正常細胞的基因受到突變傷害,但仍尚未得知導致癌細胞病變的確切原因。此外,癌症也和「家族病史」非常有關係,只要有家族病史,建議可以比其他人提早五年開始為癌症做準備。
可能的癌前症狀/警訊
根據美國梅約診所衛教資訊顯示,不同癌症造成的症狀也會有所差異,有些並非癌症特有的症狀,甚至可能常與感冒等其他身體狀況混淆。
- 疲勞
- 皮膚:出現腫塊,新出現的痣或痣的形狀、大小、顏色變化,或是皮膚變黃、變紅,甚至是傷口無法癒合。
- 體重急遽變輕或變胖
- 排便或排尿習慣改變
- 長期、持續的咳嗽或呼吸困難
- 吞嚥困難
- 聲音沙啞
- 消化系統問題:長期消化不良、食慾愈來愈差
- 肌肉、關節有不明原因的疼痛
- 不明原因且持續的發燒或盜汗
- 不明原因的出血或瘀青
癌症如何檢查?基因檢測是什麼?
若出現以上不同於以往的症狀,可以諮詢醫師或是進行檢查為佳。除了一般健檢外,政府針對5種癌症也提供免費篩檢:
1.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2.乳癌篩檢: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
3.大腸癌篩檢: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4.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5.肺癌: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癌症基因檢測」是什麼
除上述檢查以外,有癌症家族病史、肥胖、經常暴露在不良環境者,也可以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瞭解自身可能潛在疾病,如遺傳風險基因檢測、體細胞突變的致病基因檢測,有助安排體檢項目與時程以早期預防。對於已罹癌患者,也可幫助臨床醫師快速挑選合適的癌症標靶用藥、癌症治療後的追蹤。
哪種癌症可以做基因檢測?
雖基因檢測造福不少癌症患者,且視檢測基因多寡,費用可能落在五萬至十五、六萬之間,所費不貲。但為精準醫療,衛生福利部自113年5月1日起,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19種癌症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給付以檢測結果有對應「具藥證的標靶藥物」且「效果明確之癌別及檢測基因」為優先,預估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健保給付基因檢測適用癌別
實體腫瘤 | 血液腫瘤 | |
癌別 | 非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攝護腺癌、胰臟癌、NTRK基因融合實體腫瘤、肝內膽管癌、甲狀腺癌、甲狀腺髓質癌、大腸直腸癌 、泌尿道上皮癌 、黑色素瘤 、腸胃道間質瘤 、胃癌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高風險的骨髓分化不良症狀群(MDS)、急性淋巴芽細胞白血病(B-ALL 及 T-ALL)、B細胞淋巴癌(BCL) 及T或NK細胞血癌與 |
考量基因檢測目的不同,實體腫瘤部分,計14大類癌別可透過單基因檢測或NGS協助挑選合適的標靶藥物,又因檢測方法、基因位點多寡及病人需求等差異(BRCA基因檢測支付1萬點、小套組(≦100個基因)支付2萬點、大套組(>100個基因)支付3萬點),採取健保定額給付、民眾自付差額方式。且每癌別終生給付1次,最高給付新台幣3萬元。
延伸閱讀
癌症霸榜國人死因第一名已超過40年,癌逝者佔死亡人口近四分之一...如何遠離癌細胞?
癌症會遺傳嗎?「癌症指數」偏高代表罹癌嗎?關於癌症的6個小QA,你能答對幾題?
癌症死亡近9成在「這歲數」,哪些癌症最不容易被發現?5大癌症「免費」篩檢
「癌症指數」高不等於罹癌!正常值是多少?該怎麼解讀?醫師一次教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