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到本文的題目,這個既稱為本能,為何會是眾生的困擾呢?原因就是教育,好笑吧!
如果你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睡醒覺後什麼事都可以不做,你應該會無聊到想大便。如果你是一個很多事待處理的,你會忍住等有空才大便……了解其中的差異了吧!
既然一天裡面能夠提供有效率解便的蠕動只有一兩次,你不抓緊機會,錯過了時機,你就只好定時坐在馬桶上安慰自己今天有大便了。
外面廁所很髒,只有自己的屁股最乾淨,這種想法普遍存在國人腦海,所以在外面有便意時,會習慣性忍住回家上,到家了,機會也失去了,明日請早。
如果腸子長期處於撐開擴張的狀態,就像充氣幾天的氣球一樣,收縮力是很差的,所以長期便祕之後,腸子是軟弱無力的,即使華佗再世能治療你的便祕,腸子也會失去原來應有的收縮力了。
談到這裡,應該對於解便有了嶄新的想法與態度了。不要再相信過去的鬼話了。
簡單的結論:
早上起床一杯溫開水,30分鐘內應該可以感受到便意,也就是胃-結腸反射,這就是你去解便的時機了。
如果你的腸子不照教科書走,你可以在其他時間感受到便意,不要懷疑,放下一切的事情,接受你能找到的廁所,把外括約肌放開讓它走吧,你通常只有幾分鐘找廁所。
就是這麼簡單,因為這真的是本能。如果你的腸子還沒壞掉,這樣做幾乎都能享受順暢的快感。如果已經長期便祕而讓腸子功能受損,就可能需要一位能夠照顧你腸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