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健康日來了 改善慢性疲勞有撇步

撰文者: 林奐妤2018-05-30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29是腸胃健康日,腸胃道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影響甚鉅,除了消化機能外,腸道內菌相的變化與調節,還會影響全身各處的機能與運作,甚至造成情緒不佳、免疫失調與慢性疲勞等問題。

慢性疲勞非單純累 腸躁症恐有關係

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表示,大家常認為疲勞只跟壓力與勞動有關,但腸道菌相紊亂、長期處於失衡狀態,也可能引起身體不良連鎖反應,如慢性疲勞。國外研究顯示慢性疲勞者的腸道菌相與健康人不同,去年研究更發現,慢性疲勞與腸躁症等腸胃疾病間有顯著相關。

高雄榮民總醫院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說明,大腦與腸道彼此藉由神經、代謝、免疫介質等傳達訊息、維持平衡。腸道菌相更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胃腸菌相被破壞,即可能影響大腦和胃腸道的行為。

腸亂疲勞4類型 人力資源人員最嚴重

台灣乳酸菌協會偕同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進行「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影響調查」,受訪者中82.5%表示腸胃不適,且發現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有關聯,43.3%的受訪者同時受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所苦,成為「腸亂疲勞族」。

從中找出容易形成腸亂疲勞族的「腸疲4類型」,了解因腸道菌相混亂引起慢性疲勞的可能原因,並以腸亂疲勞比率相對顯著的職業,提醒現代人透過補充好菌及調整不良飲食、生活型態,降低未來成為腸亂疲勞族的風險:

1)少便型腸疲/

1周排便不到4次者,長期排便習慣不佳。當排便降至1周不到1次,腸亂疲勞比率即升高至7成5,形成適合壞菌生長菌相,破壞腸道平衡。

‧代表職業:金融專業人員。

2)工時型腸疲/

每周工時逾40小時者。若工時逾60小時,其腸亂疲勞比率亦增加至6成7。推估因缺乏運動影響腸胃蠕動,或壓力大導致腸道菌相變化。

‧代表職業:財會稅務人員。

3)亂食型腸疲/

飲食習慣不佳直接影響腸道菌相,如不定時吃飯、愛好消夜,都會導致腸道內生理時鐘錯亂。

‧代表職業:行銷企劃人員、客服人員。

4)綜合型腸疲/

有多個腸胃問題交互影響,可能讓改善時程拉得更長、如惡化為疾病治療更不容易,腸道菌相長期失衡。

‧代表職業:人力資源人員。便秘、消化不良、腹瀉、胃食道逆流、腸躁症等,皆為受訪職業中佔比前5高者。

正確選擇補充腸道好菌 搭配運動、作息調整身體狀況

蔡英傑教授表示,壓力與睡眠習慣常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飲食選擇對忙碌的現代人便格外重要。要讓腸道菌相恢復平衡,必須要調整腸道內好、壞菌的比例,藉由飲食調整,例如日常餐食中搭配優酪乳補充好菌,即可減少腸道不良物質及發炎的機率。5/29腸胃健康日,補充好菌3首選,提醒民眾日常生活多攝取好菌,搭配運動及生活作息調整,找回良好的腸道菌相,改善身體健康:

1)選方法/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比例,營造好菌在體內保持活力與效用的環境,並適時補充好菌、調整菌相,例如以優酪乳作為每日1.5至2杯的乳製品選擇之一。

2)選菌種/

好菌進入體內會受到胃酸與膽酸的影響,應選擇較強健的菌種,如常見的雷特氏B菌等,可以通過胃酸、膽酸考驗,才能在腸道中發揮功效。

3)選認證/

好菌補充方式很多,建議可選擇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之產品,可多一份保障,讓國家幫忙把關。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