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婚姻」就像吃鴛鴦鍋!吵架吵不完,鄧惠文:總說為對方好,其實你是想滿足自己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鄧惠文 醫師2022-01-19

親密又獨立的鴛鴦鍋

人和人交往的時候,需要保留一道適當的界線,夫妻之間也是一樣。很多尋求諮商的個案表達「希望另一半不要再用情緒虐待我」,因為他們的另一半每天苦著一張臉,「好像我欠他什麼一樣」。夫妻需要保持健康的界線,才能擁有長久的關係。

玩過兩人三腳嗎?再怎麼契合的夫妻,兩個人感受不會一模一樣,更不可能完全同步。如果沒有距離,將會分不清哪些情緒與思考是屬於別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如此混淆攪和的人生,絕對無法愉快。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有自己要忙、要擔心的事情,如果隨時都得處理對方的喜怒哀樂,婚姻生活的壓力必然經常「破表」。

親密感的意象,應該是兩人能夠牽手環抱,但中間留有緩衝的空間。就像抱小寶寶一樣,重點是給他巧妙的支撐,而不是抱得很緊,讓他動彈不得,無法表達情緒,更無法伸張自我。如果抱得太緊,小寶寶會掙扎著踢呀哼的,想辦法爭取玩耍的空間,希望可以自在的扭來扭去。

「又來了!又選在我最忙的時候出狀況。」如果夫妻間沒有心理界線,所有情緒都要跟對方混在一起,伴侶常會感覺難以忍受,好像隨時都有麻煩。

有一次,我在逛百貨公司時,看到一對夫妻,丈夫穿著拖鞋、沒刮鬍子,看起來不修邊幅。太太在公開場所大聲的數落他,抱怨他出門的樣子太糟,先生一臉不是滋味。原來太太在精品專櫃時,覺得店員的態度有點輕蔑,她認為那是因為先生穿著不體面,害她被店員看不起。

如果這位太太能夠擁有心理界線感,不要把自己受的氣轉到丈夫身上,他們的相處應該會輕鬆多了。而且,就算真的覺得店員看不起自己的丈夫,也應該站在丈夫這邊,偷偷罵一下店員才對吧!

伴侶之間的界線感,在於讓彼此保持個體性,當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能夠時時記得那是另一個個體。不論對方好或壞,不等於我自己好或壞,這是婚姻中保留彼此喘息空間的要件。有界線感的夫妻不會過度要求對方,就算要求時,也要記得自己是在要求對方配合,而不是理應如此。很多人在婚姻中缺少這種心態,慣常挑剔對方,分不清自己的要求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對方,衍生無盡卻不必要的爭執

在婚姻裡,要求對方這樣那樣,總說是為對方好,但常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或是撫平自己的焦慮。我見過一位經常尖聲斥責丈夫「你又忘記吃維他命!」的太太,她認為一切都是為了先生好,爭執起來時,先生無奈的問,如果是為了我好,這樣大聲對我的血壓好嗎?其實,太太並沒有覺察自己害怕失去丈夫的恐懼,如果能把「為你好」的心態調整為「我需要」,互動的態度便會有所不同。「我很需要你健健康康的!請為我吃下這顆囉唆的維他命吧!」好像有點日劇的說法,但許多夫妻就是缺少了這種自覺與界線。

經營婚姻就像吃鴛鴦鍋,一鍋紅湯和一鍋白湯之間,需要隔著一道板;若沒有這個隔板,雙方都不再是自己,而原本的吸引力也會消失。人們經常不經思索的、任性的試圖改變伴侶,或是一廂情願的為對方改變自己,最後只覺得另一方比本來還要不可愛。不能認可自己的人,常常對別人施壓而不自覺。以為在愛情中單方面犧牲著、配合著、委屈著的你,是否問過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另一半也如此感受嗎?或者,他也覺得很委屈?

書籍簡介


書名:有你,更能做自己
作者:鄧惠文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5/10/26

精神科醫師/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 鄧惠文
 
目前專職精神分析及榮格心理學的個人及伴侶治療。

研究與教學主題為伴侶關係、個體化探索、性別與文化心理議題,持續參與並關注心理專業與大眾文化的共構。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曾任台大醫院、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於英國SAP榮格分析心理學會(Society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塔維史托克-波特曼中心(Tavistock and Portman Clinic)、塔維史托克伴侶關係中心(Tavistock Center for Couple Relationships, TCCR)、美國國際心理治療機構(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進修榮格分析、精神分析及婚姻治療。

著有《解開愛情的鈕扣》、《非常關係》、《還想遇到我嗎》、《寂寞收據》、《別來無恙》、《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學習。在一起的幸福》等書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