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與憂鬱症抗戰20年的她給家長的忠告:孩子出現5情況,請別再說他「裝病」

憂鬱症

憂鬱症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症狀的嚴重程度、病史、個人偏好,以及治療反應。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林博, 王瑞琪2024-08-12
編按:「你就是想太多了,才會這麼痛苦」、「你這點小挫折算什麼,別再哀哀叫了」...憂鬱症患者總是外界貼上抗壓性低、無病呻吟的標籤……諮商心理師王瑞琪,在諮商室裡聽著個案們哭訴自己被誤解、責備的委屈,而她也深陷憂鬱漩渦。《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一書結合了王瑞琪與憂鬱症抗戰二十年的親身經驗,以及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博的科普知識,透過兩位作者多年的諮商、看診經驗教你如何與憂鬱症和平共處,並提供鬱者適切的建議。

孩子的呼喚:我沒有裝病


個案J走進諮商室就開始哭泣:「我爸爸媽媽說我是在裝病。」看著J順著臉頰滑下的淚珠,我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在我數十年的專業實踐裡,不少憂鬱症患者也跟我的個案J那樣,遭逢一樣的問題。

憂鬱症患者不會像思覺失調症患者那樣說出不合邏輯的話,做出奇怪的舉動,也沒有幻覺或妄想,「看起來好好的」(這是我聽過無數次的話),只有一些情緒稍稍與大多數人不同;難怪身邊的人很難察覺憂鬱症患者是「生病了」,甚至連朝夕相處的父母親也都會有很多誤解。

如果你不太記得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請翻回「輯一」,你會發現,一個「正常」的人要偽裝成憂鬱症患者並不容易。很多家長所擔心的「裝病」,不能說百分之百沒有機會,但可能性真的相當低。

你看,情緒激動或低落,嗜睡、厭食、社交恐懼、自殺意念或行動……每一項都是非常折磨身心的;倘若不是因為生病了,誰願意讓自己處在這種狀態下呢?

假如是個朋友對生病的你有這樣的誤解,也許還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如果是從小疼愛你的父母有這樣的想法,對憂鬱症患者來說是相當要命的;這裡我說的「要命」,是有雙重寓意的,你懂的,是吧?

藉由這本書,我想再次呼籲:

當你的孩子在憂鬱症中苦苦掙扎的時候,我們就算幫不了他,也不該再踩上一腳。如果擔心最初的診斷不精準,不妨多拜訪幾位醫生,讓醫生們為你解惑。

各位親愛的家長,請不要再說孩子是在「裝病」了!

1
2
3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