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大變、易怒 竟患躁鬱症!一族群小心

躁鬱症若未治療,輕微壓力事件、甚至沒有壓力事件也可能導致躁症、鬱症發作,此現象被稱為「點火理論」。(來源.shutterstock)

良醫問診良醫問診 撰文者: 曾耀儀2025-01-09

上週還情緒高漲、精力充沛,這週卻突然感到疲憊、無精打采。這對一般人來說或許只是一時情緒低潮,但對躁鬱症患者來說,卻是常態。躁鬱症以情緒的極端波動為特徵,常在無病識感的情況下,做出令自己後悔的行為,並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王仁邦醫師說明,躁鬱症每次發作,特別是須住院治療時,不僅使生活長時間停擺,更是對大腦的再次損害。因此,一旦發現早期徵兆,應立即就醫,才能穩定病情、減少復發。以下為口述紀要:

躁鬱症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發病期間會處在情緒兩極的病態交替,反覆經歷情緒亢奮的躁期與低落的鬱期,因此又稱「雙相情緒障礙症」,發病高峰期約在二十至三十歲,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躁鬱症分躁期、鬱期
十三種症狀解析

躁鬱症的成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生物因素如家族遺傳、腦部結構異常;心理因素如親人過世、感情不如意等重大壓力事件;社會環境如氣溫變化或高緯度生活,都會提高發病風險。此外,藥物、酒精與毒品濫用,亦可能導致次發性躁鬱症,進一步加重病情。

患者情緒表現分為躁期與鬱期,約半數患者會經歷鬱期。躁期症狀以情緒亢奮或易怒為主,表現為情緒高昂、思維跳躍、語速加快、活動力顯著提升,並伴隨睡眠需求減少。患者可能產生過度行為,如冒險投資、衝動購物、過度發展事業或建立複雜的感情關係,甚至出現暴力傾向,這些行為往往導致財務損失或人際問題,症狀持續至少一週。鬱期則以情緒低落為主,症狀包括憂鬱、疲憊、失眠、食欲減退、動作與思考遲緩,甚至記憶力減退,並伴隨負面想法。患者可能對未來感到無助、自覺毫無價值,嚴重時可能出現輕生念頭,鬱期症狀持續至少兩週。此外,男性躁期較長,女性則更易經歷憂鬱期,顯示性別間症狀表現有所差異。

躁鬱症可分為三種類型,包括第一型、第二型和循環型情緒障礙。第一型躁鬱症的患者會經歷狂躁期,但不一定伴隨憂鬱期,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曾出現憂鬱期。第二型躁鬱症的特徵是反覆出現輕躁和憂鬱發作,患者的憂鬱期占終生約五成的時間,且女性患者比例較高。第一型與第二型躁鬱症的單次病程通常持續數月。第三種類型為循環型情緒障礙,患者的情緒在輕鬱與輕躁之間擺盪,症狀雖未達急性躁症或重度憂鬱症標準,但病程常超過兩年。這類患者常承受較大的心理與社會壓力,由於症狀輕微且持續時間長,情緒起伏不易被察覺,病情容易被忽略。若情緒波動加劇,甚至出現自殘行為,可能與邊緣性人格障礙相關。

藥物與心理治療相輔相成

在藥物治療方面,情緒穩定劑是核心藥物,可有效緩解躁期與鬱期的情緒波動,但不會導致情緒過度轉換。對於首次發作的患者,通常建議至少服用一年;頻繁發作的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藥。此外,抗精神病藥物也適用於躁鬱症,特別是頻繁發作的患者,建議使用長效針劑。急性憂鬱期可輔以抗憂鬱藥物,或短期使用鎮定藥物與安眠藥,緩解失眠、焦慮症狀。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心理衛生教育與支持性心理治療扮演重要角色。在躁期,需要為患者設置適當的行為限制,同時避免過度批評,以穩定情緒;在鬱期,則透過陪伴與鼓勵,幫助患者減輕情緒低落帶來的壓力。並且在病情穩定後,盡量減少心理與環境壓力因子,以降低復發的可能性。

二十多歲就得躁鬱症
跨文化移民者注意

門診中一名二十多歲女性個案,具備家族病史,並擁有跨國求學經歷,曾在台灣、美國及中國大陸接受教育。她的躁鬱症首次發作於高中畢業後,前往美國求學期間。由於文化差異、生活環境轉變以及學業壓力等多重因素,成為躁鬱症的誘發原因。最終,她選擇回到台灣,專心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研究顯示,跨文化移民者通常面臨較高的精神疾病風險,他們在適應不同文化和生活過程中,容易受到心理壓力影響,進而危及心理健康。因此,家庭支持與專業協助至關重要,及早發現並妥善治療,有助於他們順利適應新環境,維持身心健康。

值班醫師_王仁邦

學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與公共衛生博士、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科研究碩士
經歷: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科碩士與訪問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現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常務監事、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醫師

躁鬱症照護5建議

  • 與患者溝通時,應避免過於激烈或負面的批評,以引導的方式協助其建立自信心。
  • 在躁期,留意患者是否有危險行為;在鬱期,避免讓患者獨處,防止輕生行為。
  • 急性躁鬱期階段,家屬應保持情緒穩定,或考慮讓其短期住院,既能稍做喘息,也能提供專業照護。
  • 患者情緒穩定時,也應關注其日常行為、思考或情緒變化,以便及早發現躁症或鬱症徵兆。
  • 鼓勵與陪伴患者定期回到門診,妥善接受各項治療,確保治療過程順利進行。
良醫問診

良醫問診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部

由良醫編輯群採訪各科別權威醫師,透過專訪為民眾解答常見的疾病問題,解析最新醫療趨勢。本專欄為隔週一期,並同步刊登於《商業周刊》。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