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5年存活率剩不到1成...國健署推公費「LDCT篩檢」提早揪出肺癌,補助對象一次看

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張基晟醫師指出,第1A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達半數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五年存活率驟降剩不到1成。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2024-12-05

空汙、油煙...肺癌6大危險因子
關鍵3步驟助早期發現、提升存活率
LDCT肺癌篩檢補助2大對象
基因檢測助揪出EGFR突變基因,降惡化風險
EGFR標靶輔助治療,降低7成復發與腦轉移風險
第三代標靶藥物擴大給付!助降復發轉移風險

{DS}

在台灣,肺癌是十大癌症中「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三冠癌王,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呼籲全民正視肺癌的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國民好媳婦佩甄擔任肺癌衛教大使,鼓勵民眾一起加入「測一下肺怎樣」行動,三個關鍵步驟精準打擊肺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可有效降低復發風險,提升存活率。

空汙、油煙...肺癌6大危險因子一次看

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張基晟醫師指出,第1A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達半數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五年存活率驟降剩不到1成。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關鍵。造成肺癌的原因很多[1] ,包括:

  • 菸害
  • 空氣汙染
  • 職場或居家環境暴露(如石綿、粉塵、砷、氡氣等)
  • 肺部相關疾病史(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
  • 肺癌家族病史
  • 炒菜油煙

甚至近年有越來越多非吸菸者被診斷出肺癌,也許空氣汙染、肺癌家族病史、環境暴露等危險因子亦不可輕忽。

關鍵3步驟助早期發現、提升存活率

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經國際實證能有效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為宣導肺癌篩檢與精準治療的重要性,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測一下肺怎樣」行動,三個關鍵步驟精準打擊癌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可有效降低復發風險,提升存活率:

  • 肺癌篩檢,定期追蹤,早期發現不肺力
  • 基因檢測,揪出突變基因,肺更安心
  • 精準治療,瞄準突變基因,對症下藥

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國民好媳婦佩甄擔任肺癌衛教大使,鼓勵民眾一起加入「測一下肺怎樣」行動,三個關鍵步驟精準打擊肺癌。


LDCT肺癌篩檢補助2大對象

國健署已推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補助以下2對象:

  • 具有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補助每兩年一次定期檢查[2]。
  • 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但有意願戒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補助每兩年一次定期檢查[2]。

張基晟醫師提醒,除了具補助資格的高風險族群外,也建議有早發肺癌家族史民眾若自身經濟許可,可提早將LDCT列入定期健檢項目。

基因檢測助揪出EGFR突變基因,降惡化風險

台灣的肺腺癌病人約55-60%帶有EGFR基因突變,病人群體占最大宗。尚可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的肺癌,主要是指第1、2、3A期病人。可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療肺癌首選處置,目標是將腫瘤完全切除。EGFR基因突變是導致病情復發及腦部遠端轉移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臨床經驗患者若有EGFR基因突變,惡化、轉移的速度比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還要來得快!因此,若術後確診為1B, 2, 3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首先建議患者要先進行EGFR、ALK基因及PD-L1表現量檢測,以利醫師根據檢測結果制訂後續精準治療方案。

EGFR標靶輔助治療,降低7成復發與腦轉移風險

據統計,約50%的第1-2期患者和75%的第3期患者在術後5年内復發[3],5年復發率如下:

  • 第1B期:45%
  • 第2期:62%
  • 第3期:76%[4]。

因此手術後會建議加輔助性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然而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對於術後只接受輔助性化療,有其一定限度的幫助,張基晟醫師說明,根據臨床研究數據,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術後接受第三代標靶輔助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可降低73%疾病復發風險[5]及76%腦轉移風險[6] ,延緩疾病進展[5]。

第三代標靶藥物擴大給付!助降復發轉移風險

張基晟醫師指出,過往臨床案例曾遇到一名第三期肺腺癌女性病人,在術後接受輔助性化療,看似已經恢復,不過癌症指數仍然居高不下。由於基因檢測為EGFR基因突變,有較高機率的復發轉移風險,判斷可能體內的癌細胞有微轉移,在使用第三代標靶輔助治療後,癌症指數下降至正常數值。以往檢測為EGFR基因突變的第二、三期病人都很快會面臨癌細胞轉移的狀況,這位病人在標靶輔助治療後不但癌症指數下降,也降低了後續的復發轉移風險。張基晟醫師也表示,目前健保擴大了第三代標靶藥物於晚期肺癌第一線健保的給付範圍,適用對象已從第4期擴及到第3B期,期望未來手術切除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也能逐步與國際接軌,讓更多病友受惠;此外,張基晟醫師與其合作團隊也持續在進行肺癌風險預測模型的研究,以期讓國人對於肺癌高風險族群的概念能夠更明確。


延伸閱讀
國人癌症三冠癌王!「肺癌」第三代標靶藥物擴大給付,健保「鬆綁3條件」年增4千人受惠
一發現就是中晚期!肺癌4大高風險群你中了嗎?醫師點名5症狀:咳嗽超過●週要注意
晚期肺癌患者福音》雙標靶藥物納健保給付,省下破百萬治療費!用藥資格及可能副作用一次看

參考資料:
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肺癌危險因子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053)
2.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肺癌早期偵測計畫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619)
3.Pignon JP, et al. Lung Adjuvant Cisplatin Evaluation: A Pooled Analysis by the LACE Collaborative Group. J Clin Oncol. 2008;26:3552-3559. ; Peters, S. Lungscape: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utcome by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Thorac Oncol. 2014;9(11):1675-84.
4.Pignon JP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3552–3559. ; Edge SB et al.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7th ed. New York, NY: Springer; 2010.
5.Tsuboi M et al. ESMO congress; Sep 9-13, 2022; Paris
6.Herbst et al. J Clin Oncol 2023;41:1830–1840; Tsuboi et al. Ann Oncol 2022;33(Suppl 7): abstract / oral LBA47

責任編輯:曾耀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