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史愛吃紅肉 大腸鏡揪癌寶寶即刻剷除

江承翰醫師說,大腸癌蟬聯14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

撰文者: 醫療專家群2022-06-28

根據癌症登記年報,大腸癌是台灣每年新發人數最多的癌症,但只要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治癒率很高。新泰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江承翰醫師說,大腸瘜肉就像「癌寶寶」,不排除日後會變壞癌化,民眾應有預防醫學觀念,只要透過大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有助及早揪出壞東西、即刻剷癌。

飲食西化加不良生活習慣 台灣腸癌發生率高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大腸癌每年新增約1.7萬名個案,平均每35.1分鐘就新增1個案,發生人數連續14年都是10大癌症之首,且發生率高,每年奪走數千人性命。江承翰醫師表示,大腸癌如此盛行,可能與基因、飲食西化、多紅肉、加工肉品、少蔬果,也跟肥胖、欠缺運動、抽菸和飲酒的生活習慣有關。

大腸癌主要是因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導致,江承翰醫師解釋,瘜肉就像是「癌寶寶」,雖然還沒變壞,但難保日後有癌化的危機,最好早期發現、及早將瘜肉切除,決勝發病前。只是,他臨床觀察也發現,部分民眾欠缺預防醫學概念,也沒有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大腸癌篩檢,往往等到瘜肉很大顆或已經癌化才就醫,非常可惜。

新泰醫院肩負新莊地區民眾的健康,看到民眾受限醫療資源而未能及早阻斷病情發展,最讓江承翰醫師掛心。因此他積極引進高端的設備,讓新莊地區的民眾在新泰醫院就能做大腸鏡檢查,不用大老遠跑雙北的大醫院,也不會因為欠缺醫鄰近性而耽誤治療。他曾幫民眾做大腸鏡時找到超大的瘜肉,幸好還沒癌化,即時切除就等於幫民眾添福壽。

善用篩檢工具 大腸癌可預防

根據國健署網站,大腸癌被稱為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江承翰醫師指出,大腸癌並非專找年長者,臨床也發現愈來愈多50歲以下患者,因此建議民眾應有預防概念。大腸癌可透過糞便潛血和大腸鏡兩種方式篩檢,前者無侵入性,其檢查機轉是糞便若經過腸道的瘜肉或腫瘤,會因摩擦而出血,糞便表面就會沾上肉眼不可見的血液。如果糞便潛血檢查異常,一定要進一步以大腸鏡檢查,確認腸道狀況。

大腸鏡檢查雖是侵入性檢查,但可直接進到大腸詳細地觀察病灶,也可以直接對病灶做切片,也可以直接切除。民眾若怕痛,可執行無痛腸鏡,降低恐懼,且若檢查到瘜肉,一定要切除,民眾也完全不會有痛感,切勿姑息養癌。

江承翰醫師提醒,國民健康署針對提供50-74歲民眾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定期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江承翰醫師呼籲,好的飲食習慣、戒菸、減重和篩檢是預防大腸癌的好方法。為了及早發現,美國有意將大腸癌篩檢提早到40歲就進行,而目前台灣是提供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一般民眾可善加利用。但如果是有大腸癌家族史或長期愛吃紅肉、燒烤、醃製肉品或抽菸、有肥胖史者,則建議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