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亂吃!嚼口香糖能預防蛀牙,照這個步驟才有效
前陣子帶孩子去作牙齒的定期檢查,原本想請牙醫師把孩子長出來的第二大臼齒(俗稱十二歲齒)作咬合面的溝隙封填,但沒想到,居然已經微微蛀牙,必須補牙。這顆牙齒,長在齒列深處,補牙時,要一直維持嘴巴大開的姿勢,不管對患者或牙醫師來說,都很辛苦。
就因為第二大臼齒,位於後牙區,牙齒本身又很大顆,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長出來。長牙期間,只要一刷到,就很容易出血,還包在牙肉裡的牙齒,牙刷頭無法深入,也很難光用牙刷來刷乾淨,我後來請教臺大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王姻麟,他的建議是除刷牙外,可以搭配沖牙機,儘量把卡在牙肉裡的食物殘渣沖出來,等牙齒完全長出來,再作咬合面的溝隙封填,可減少潔牙的難度。
在牙齒剛長出來的四年內,表面的牙釉質尚未鈣化完全,因此,特別容易受到牙菌斑的酸蝕、破壞而脫鈣、蛀牙。除了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仔細潔牙,可視孩子的牙齒狀態,每三到六個月作一次牙齒的定期檢查。若有蛀牙,及早處理。
如果是不會把口香糖吞進肚子裡的小朋友,可以在每天飯後十分鐘內,先漱口,再嚼含木糖醇口香糖,每次至少五分鐘,木糖醇可以抑制蛀牙細菌的活性,咀嚼的動作,則可促進口水分泌,發揮口腔自清的功能。
而不同年齡層,也會有不同的蛀牙問題,除了補牙很麻煩的第一、第二大臼齒外,還有那些蛀牙問題,也會讓牙醫師很頭大呢?
奶瓶性齲齒是其一,這種因為殘留奶漬、果汁、含糖飲料而容易發生的蛀牙,最常發生在上顎區的前排牙齒,一蛀就是好幾顆,要治療時,對年幼的孩子跟牙醫師來說,都是很大的負擔跟痛苦。在孩子睡覺前,家長一定要認真幫幼童作好潔牙的動作,且宜避免奶睡。
奶瓶性齲齒會毀掉孩子上顎區的前排牙齒,讓牙齒變黃、變黑、斷掉。
許多吃飯慢、有含飯習慣、愛喝奶茶的孩子,也容易在牙齦及牙冠交界的齒頸部,容易有一連串的蛀牙,但這類蛀牙,不只是會發生在幼童身上,連潔牙不徹底、愛喝含糖飲料的青少年,也常常會有這類的蛀牙困擾,一定要改掉這些傷牙的飲食習慣,並且定期看牙醫。
台北長庚兒童牙科陳麗萍主任,就說,「台灣的中學生,課業壓力大,常常沒有時間定期看牙醫,刷牙也不夠仔細,嘴唇掀起來,牙齒跟牙齦交界的齒頸部有好幾顆蛀牙,如果蛀得太深,往往需要花很多時間作牙齒的治療。」。
而牙齒跟牙齒間的牙縫,也是屬於補牙困難的位置,尤其是門牙,要補得好看又自然,有相當的難度。光靠牙刷,絕對刷不到牙縫,不管是兒童或成人,在清潔牙縫時,必須把牙線,輕輕卡進牙縫裡,讓牙線貼著牙齒面的弧度,把牙刷無法觸及的牙齒面一一刮乾淨,不能夠偷懶。
諮詢專家
王姻麟
現職:臺大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
專長:兒童牙科臨床治療
陳麗萍
現職:台北長庚兒童牙科主任
專長:兒童牙科、身心障礙兒童牙科、全身麻醉兒童牙科
現為自由媒體人。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體系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目前是《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