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症狀有哪些?會好嗎?如何與他們相處?從4大類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到治療與照顧全解析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生病的慢性精神病,每次急性發作會對大腦構成不可逆的損傷。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 整理2023-11-16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4大類症狀、1特徵一次看
思覺失調症原因不只是遺傳,海外學子也易發病
思覺失調好發族群:青少年、成年人早期
思覺失調症自我檢測
思覺失調症如何治療?會好嗎?
如何與思覺失調症的人相處?
思覺失調症患者就要強制住院?取決於一條件

{DS} 

「思覺失調症」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它過去的名稱「精神分裂症」或許更廣為人知。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生病的慢性精神病,每次急性發作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原任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 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通常具有「無病識感」的特徵,也讓後續治療變成一大難題。以下為您說明思覺失調症症狀、成因與治療。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4大類症狀、1特徵一次看

人們往往誤以為「思覺失調症」是心病,其實不然。台北市嘉齡診所身心科兼任主治醫師蔡長哲說明,實際上,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生病了,屬於一種「慢性精神病」。一旦大腦功能出問題,症狀往往就會顯現在思考、行為、知覺、情緒等四類功能的異常,思覺失調症4大類症狀如下:

  1. 思考異常: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的失調,可能導致出現不切實際的想法。
  2. 行為異常:表現為患者對個人衛生漸失重視,例如長時間不洗澡、不刮鬍子、人際關係疏離等現象,被歸類為負性症狀,也被視為是思覺失調症的前驅期。
  3. 知覺異常:最普遍的表現是幻聽,即明明周遭無人,卻聽見有人在說話,甚至聽到對方在罵自己;同時,有些患者可能出現幻視,看到其他人無法看到的事物,容易被誤解為「卡到陰」,實則是思覺失調症的一種症狀表現,也被歸類為正性症狀。
  4. 情緒異常:包括憂鬱和躁症等症狀。

此外,發病初期的「無病識感」是思覺失調症的一個重要特點。蔡長哲說明,所謂缺乏病識感,指的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生病,因為他們真的聽到聲音了。患者可能認為有人意圖傷害他,甚至相信家中被裝監視器、被他人竊聽。由於缺乏病識感,患者不願前往醫院接受治療,也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事實上,不論是在思考、情緒、知覺還是認知行為方面,都有相應的藥物可以治療,且症狀都能獲得良好的控制。

思覺失調症原因不只是遺傳,海外學子因環境改變及社會文化衝擊也可能發病

思覺失調症的原因是什麼?思覺失調症可能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不過,即便父母及兄弟姊妹都未曾患病,為何他就有思覺失調症呢?這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的不確定性,有時患者的遺傳背景並不是主導因素。

一般而言,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一(台灣為百分之零點六)。儘管每個人都有可能得到思覺失調症,但若父母皆為失調症患者,是否代表子女必定會遺傳到此疾病?實際可能並非如此,約有百分之四十六至四十八的個案因遺傳而患病。蔡長哲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遺傳確實在思覺失調症中扮演一定角色,但並非唯一決定因素。除了遺傳之外,社會環境的心理壓力也可能影響是否發病。

一些人可能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國外留學,這種環境的改變及社會文化的衝擊可能影響患病患。蔡長哲解釋,在留學過程中,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可能對某些人產生不同的反應。這被稱為「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在不同文化中的衝擊可能導致思覺失調症的發作。若個案存在遺傳因素,當受到文化衝擊時,將會更容易發病。

思覺失調好發族群:青少年、成年人早期

思覺失調症的案例,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人早期中發現。蔡長哲分享,他曾遇過一位高三學生,在升學考試前半年開始出現症狀,他不願與同儕社交來往,人際關係開始疏離,並常常將自己關在房間,連甚至三餐也要端進房間給他。看起來似乎在用功念書,但他的學業成績卻逐漸下降。

有一天,他描述看到了牛頭馬面,並聲稱閻羅王派遣牛頭馬面前來取他的性命,於是他拿起菜刀試圖攻擊父母,認為他們是閻羅王派來的使者。父母當即報警求援,他也被送往急診室,最終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

在思覺失調症的前驅期,患者會呈現社交疏離、行為異常等症狀。一般家庭未能理解這種疾病,可能會誤以為是正常的用功讀書或是青少年的叛逆期行為,而未能及早干預。

思覺失調症自我檢測

思覺失調症能自我檢測嗎?精神健康基金會提供以下15個問題自我篩檢量表可以幫助你了解喔!請依照直覺回答下列敘述是否符合自己的近況:

問題

1. 我到人多的地方,無法應付那種壓力很大的感覺。



2. 我覺得我無法親近別人。



3. 我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4. 我覺得腦力不夠,想一下事情,念一些東西,就覺得疲倦。



5. 當有別人在場時,我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



6. 我有時會擔心朋友或同事對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



7. 我盡量不透露自己的心聲。



8. 如果必須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我會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



9. 我做事(念書)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



10. 我覺得對什麼事情,總是處理得不好。



11. 我不會表情生動的講話。



12. 我不善於社交禮儀的應對。



13. 當你看到別人在交談時,會懷疑他們正在談論你嗎?



14. 你是不是常常從別人的談話或行為上,發覺背後藏有威脅或怪罪的味道?



15. 會不會聽到某些音、叫聲、或叫自己名字的聲音呢 ?



檢測結果小提醒:

  1. 此自我測驗篩檢表,僅作為自我篩檢用,其目的是要提醒您,是否有覺失調功能之可能困擾。並非表示符合下列2.與3.之篩檢結果,就是可能有思覺失調之症狀。
  2. 若回答8題以上為「是」者,建議向身心科、精神科醫師諮詢。
  3. 若回答第1、2、15題任一題為「是」者,且回答「是」達3至7題者,建議向身心科、精神科醫師進行諮詢。
  4. 若未符合上述2.與3.之情形,但自覺有思考與知覺困擾,也值得諮詢專業人員。

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讓你總是提不起勁、做事一下就疲倦?該怎麼辦?治得好嗎?醫師揭「一張表」自我診斷

思覺失調症如何治療?會好嗎?

思覺失調症會好嗎?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思覺失調症也是一種慢性病,需仰賴藥物長期控制,無法保證不復發。藥物的劑型包括:

  1. 口服藥
  2. 水劑
  3. 長效針劑
  4. 短效針劑

蔡長哲說明,這些藥物被統稱為抗精神病藥物,其目的是穩定患者的大腦功能,防止急性發作對大腦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若不及時使用藥物穩定病情,思覺失調症每一次的急性發作都會對大腦構成損害,類似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對心臟的傷害。

思覺失調症如何治療?蔡長哲說明,思覺失調症患者通常被處方口服藥物治療,但由於患者缺乏病識感不願意服藥,導致病情惡化出現自傷、或傷人行為,只好送醫住院治療;出院後不吃藥又讓病情惡化,如此反覆循環,進出醫院的大門就像百貨公司的旋轉門,也因此這類病人被統稱為:有旋轉門現象(Revolving Door) 的思覺失調症個案。

像這樣的拒藥行為給家屬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不僅需要應對患者的急性發作,還要處理每次急性症狀發作時的警、消人員的求援。這樣的循環,既消耗了患者的家庭力量,也影響了家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去年開始,健保署編列了一筆龐大的藥費預算,專門用於支持思覺失調患者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長效針劑為抗精神病藥物的一種,具有每一個月一次或三個月一次或六個月一次注射打針的便利性。這不僅解放了家屬每天盯患者服用藥物的負擔,也降低了住院頻率及急診的使用率,對健保體系也有正面影響,可謂三贏。

如何與思覺失調症的人相處?

此外,對於患者的妄想,家人不宜隨之附和他的想法,恐加重病情,也不建議過於強烈地反駁他。例如,如果患者擔心有人在食物下毒,家人不應該反駁他,而是應該在耐心地聆聽後,將情形告訴精神科醫師。或者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同理他在這個情境底下的情緒,並給予安慰。

思覺失調症患者就要強制住院?取決於一條件

由於患者通常缺乏病識感,在不願就醫的情況下,恐因其正性症狀做出自傷或傷人行為,該如何應對?對此,政府制訂的精神衛生法提供了應對這種情況的法律框架。當患者出現危險行為時,可依法由警察、消防單位人員強制送醫,並由精神科醫師評估住院。不過,想讓無病識感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簽下住院同意書,是一大難題。因此,若經兩位精神科醫師評估一致認為有住院必要時,醫院即可啟動強制住院申請,經由衛福部強制住院審查會通過審查,依法給予強制住院,就能由地方衛生局認定的指定醫院執行強制住院。總結,傷人或自傷行為,是決定思覺失調症患者能否進行強制住院的必要條件。


延伸閱讀

「賴醫師,我告訴外星人你們是好人,不能傷害你們!」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給醫師的省思:有病的到底是患者,還是這世界

90歲爸爸患思覺失調、80多歲媽媽患失智!走過6年漫漫長照路,張曼娟:照顧者們放過自己吧

資料來源: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台北市嘉齡診所身心科兼任主治醫師蔡長哲專訪。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