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鐘9秒
沒喝咖啡也心悸?心臟「這樣跳」要注意!醫教你:花10秒檢測心律,心跳超過●●次就要注意...
心悸、心律不整是什麼?症狀為何
怎麼樣算是心悸?能自我檢測嗎?
心悸的種類
心悸怎麼辦?心悸、心律不整要手術嗎?
如何避免、預防心悸?
{DS}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
明明沒怎樣,心臟卻激烈的蹦蹦跳?小心,高血壓、服用某些藥物,更甚至有些人在減重的過程中,喝水過量或喝水不足,都有可能讓你心悸、心律不整!到底心悸是什麼?心悸的症狀有哪些?該如何治療?就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的主治醫師、臺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群耀醫師告訴大家。
心悸、心律不整是什麼?症狀為何
心悸是指「感覺到」心臟在跳動,並且感覺到這種跳動很奇怪,是一種症狀的描述。一般來說,我們並不會明顯感覺到心臟的跳動,因此如果有這樣的感覺,可能就是心悸的症狀。
但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感覺是正常的,如在緊張、焦慮、興奮或者心跳加速的情況下,就會感覺到心悸。但是,如果心悸出現在非正常的情況下,如過胖、自律神經失調、藥物副作用、心跳速度過慢(一分鐘低於50下)、脫水、心律不整或其他潛在的疾病,就需要特別留意。
而心律不整是一種診斷,心悸可能是由心律不整,或以外其他的原因造成。但心律不整不只心悸,還可能有其他症狀發生。當心律不整發生時,通常是因為心臟內出現了一些異常的放電點,或者是電路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心臟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則。這些異常的放電點或迴路通常受到自律神經的過度刺激,特別是交感神經過度活躍的情況下,導致心律不整的發生。
怎麼樣算是心悸?能自我檢測嗎?
如中醫診脈一樣,按壓手腕的脈搏,就可以感受到心跳的節奏,這是一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練習的技巧。且相較於頸動脈,手腕的脈搏也更為安全(頸動脈過度用力按壓,恐有動脈硬化、中風風險)。平時,也可嘗試穿戴裝置,可幫助更好地監測心跳,及早發現心律不整的情況。
心率的計算與觀測
按壓脈搏後觀察10秒或20秒內跳的次數,再乘以6或3就可知道自己的心跳數。如10秒內跳了10次,10×6= 60bpm(次/每分鐘),就屬於正常的靜止心率。除了心跳量,也要留意心跳的速度是否規則。
若在平靜的情況下,心跳超過100次/分鐘,又出現頭暈、胸悶、喘息等現象,可能就需要及時就醫。
心悸的種類
大多數情況下,心悸都是良性的,因此不必過度擔心。但,約有5%~10%到可能是不良反應,如心律不整。要特別的是,「心室頻脈」可能佔了1%左右,而這樣的情況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
心室頻脈是什麼?
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一種嚴重的心臟問題,可以導致心跳失常,甚至導致昏倒或死亡。通常是由於心跳過快造成的。在運動時,我們的心跳速度可能達到每分鐘150~160次。但,無激烈運動時心跳速度卻達到每分鐘200次甚至更多,心臟可能就無法正常收縮,這樣就會導致心臟輸出量的不足,進而影響到其他器官和大腦的氧氣供應,造成身體功能的衰竭。
心室頻脈較容易出現在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肌梗塞病史、心臟出現結疤,或者家族中有心臟相關疾病的遺傳史的人身上。
心悸怎麼辦?心悸、心律不整要手術嗎?
如身邊親友發生心室頻脈,應該檢查患者的意識狀況和呼吸情況,並立即求救。此外,「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也能夠檢測並且給予去顫電擊,幫助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對於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可能會實施心肺復甦術(CPR),以外力幫助心臟重新建立有效的輸出。
治療心律不整的方法通常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以及其他相關因素。一般來說,對只是偶爾出現心律不整的人來說,通常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運動、改善睡眠、減重等來改善症狀;症狀較為嚴重者,可以考慮使用藥物來控制症狀,並在藥物無效的情況下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治療心律不整的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不再需要開胸手術,而是可以通過導管進行介入治療。這種治療方式通常非常精確,可以準確找到異常的放電點或迴路,並進行燒灼處理。還是要強調的是,手術治療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心律不整患者,只有在病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有致命性風險時才會考慮進行手術。
如何避免、預防心悸?
除了留意自身的體重、生活方式及睡眠品質外,飲食中的咖啡或茶就是一些需要避免的刺激性飲品,或者可以考慮選擇低咖啡因的飲食。在藥物方面,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甲狀腺素」的使用是一個常見的例子,甲狀腺素是一種影響身體代謝的激素,它能夠加快心跳、提高情緒,甚至引起手抖等症狀。有些減重藥物中含有甲狀腺素,這可能導致類似甲狀腺亢進的現象,使心跳加快。雖然這些藥物確實可以增加代謝,但過快的心跳對於心臟來說並不健康,一旦心臟無法承受這種速度,可能會導致心臟休克。
因此,當發現使用藥物後心跳加速時,應及時向醫生諮詢。如果出現心跳加速的不良反應,應該盡快監測心跳並儘早就醫,以免拖延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