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數確診已晚期》同是「肺腺癌」,健保治療同癌不同命?醫曝「這類患者」最弱勢,半數活不過一年

肺癌

肺癌已20年蟬聯國人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目前唯一發生人數、死亡人數皆破萬的頭號奪命惡性腫瘤。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2024-07-22

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療用藥
同癌不同命?肺腺癌患者健保資源落差近十倍
第一線治療用藥成弱勢肺腺癌延長存活關鍵
兩大醫學會攜手病團、朝野立委為患者請命

{DS}

一名無抽菸史的55歲男性,先有背痛後有喘等症狀,2023年底確診肺腺癌合併心包膜轉移積水及骨轉。經腫瘤基因檢測後無特定突變,無法使用標靶藥物,且PD-L1<50%,不符合健保給付申請資格。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在商保無給付及經濟壓力下,仍選擇自費使用免疫合併健保化學治療。

癌症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其中以肺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胸腔科醫師指出,肺癌可怕在於逾半數患者確診已晚期,又以肺腺癌為大宗,而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治療方式仍停滯在健保化療,成最弱勢病人,也是晚期肺癌治療最大缺口。

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療用藥

肺癌已20年蟬聯國人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目前唯一發生人數、死亡人數皆破萬的頭號奪命惡性腫瘤。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肺癌逾半數患者為晚期確診、不適合手術,要延長存活期、降低死亡,使用國際標準治療是關鍵。

目前晚期肺癌的國際治療只因依照患者「有無腫瘤基因突變」來決定用藥,有腫瘤基因突變者建議使用標靶藥物,無腫瘤基因突變者則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學治療。不過,無腫瘤基因突變者尚未有健保給付,成治療最大缺口。

晚期肺腺癌患者
佔整體肺癌人數
國際標準治療
健保給付
有腫瘤基因突變
50%
標靶藥物

無腫瘤基因突變
30%
免疫藥物合併化療

同癌不同命?肺腺癌患者健保資源落差近十倍

健保署於去年底(2023年)陸續給付肺鱗癌、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用藥免疫藥物合併化療,而肺腺癌約佔肺癌的八成,雖在標靶治療的健保資源相對豐沛,但是無腫瘤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仍以健保化療為主、預後不佳,成降低肺癌死亡率的一大阻礙。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培菘進一步說明,肺鱗癌約佔肺癌的12%,在2023年底首度通過免疫合併化療健保給付;小細胞肺癌約在7%,也是在2023年底首度通過免疫合併化療健保給付;至於,肺腺癌中的有腫瘤基因突變患者約佔50%,標靶藥物給付相對完善且標靶藥物已進入第三代,而無腫瘤基因突變肺腺癌約30%,約有九成患者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亦設有生物標記(PD-L1)表現量低者,第一線治療仍停留在傳統化學治療。

徐培菘指出,根據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有腫瘤基因突變的藥物,健保給付現已涵蓋72%,而無腫瘤基因突變的藥物,健保給付涵蓋率僅17%,若進一步以人數佔比推估,有腫瘤基因突變可使用健保給付的國際只因藥物達75%,無腫瘤基因突變僅8%,兩者健保資源落差將近十倍。

第一線治療用藥成弱勢肺腺癌延長存活關鍵

徐培菘強調,根據各項大型臨床研究指出,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只用化療,半數患者活不過一年,若能在第一線治療就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患者中位數存活期提升逾兩倍,死亡風險更可降低四成。


Events n%
Median (95% CI)
HR (95% CI)
免疫藥物合併化療
329(80.2)
22.0(19.5-24.5)
0.60
(0.50-0.72)
單獨化療
183(88.8)
10.6(8.7-13.6)

兩大醫學會攜手病團、朝野立委為患者請命

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目標在2030年癌症死亡降三分之一,行政院已宣佈明年將先挹注50億元預算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會。在2024世界肺癌日(8/1)前夕,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攜手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及朝野立法委員王正旭、陳菁徽和羅廷瑋共同為弱勢晚期肺腺癌患者請命,呼籲接軌國際標準治療,給付免疫藥物合併化療。

徐培菘指出,弱勢晚期肺腺癌患者若自費治療,整體療程需花費300至400萬元,使不少患者陷入治療、經濟兩大困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提到,眾多先進國家包含韓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均已接軌國際治療趨勢,公費給付第一線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盼台灣健保應加速趕上,以降低肺癌死亡率,落實總統癌症死亡降三分之一的政見。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