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10症狀:心悸、耳鳴...要看哪科?多久會好?原因、治療方法

自律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組成,廣泛分布於全身,負責調節身體的各項功能。當這兩者之間的平衡出現問題,便可能引發全身性不適,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Dysautonomia)。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 整理2024-10-17

自律神經的功能
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
自律神經失調3大原因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10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是精神病嗎?
自律神經失調要看哪一科?
自律神經失調如何治療?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治好嗎?多久會好?
{DS}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人常見毛病之一,有些人頭痛、胸悶、耳鳴…身體出現各種小毛病,看過很多科,也做過很多檢查,但是都查不出病因,最終轉到精神科才發現是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原因有哪些?要看哪一科?如何治療?以下完整說明。

自律神經的功能

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大部分:


功能

交感神經

當人類面臨困難或危險時,交感神經會主導身體進入備戰狀態,隨之引發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瞳孔放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現象,幫助我們進入戰鬥或逃跑的警覺模式,以應對緊急情況。

副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則在身體進入休息或睡眠狀態時發揮作用,讓心跳減緩、呼吸放慢、肌肉放鬆,促使身體進入休息和修復模式。

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守宏說明,白天需要專注於工作,交感神經會較為活躍;在夜晚休息時,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則會提高。如果將身體比作一輛汽車,交感神經就像油門,幫助我們應對緊急挑戰;副交感神經則如煞車,讓身體進入放鬆、休養狀態。兩者的協調運作使身體維持平衡,進而保持身心健康。然而,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交感神經的活性往往大於副交感神經,這也反映了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與緊張感,使得人們持續處於警覺狀態,難以放鬆。

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

自律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組成,廣泛分布於全身,負責調節身體的各項功能。當這兩者之間的平衡出現問題,便可能引發全身性不適,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Dysautonomia)

自律神經失調3大原因

黃守宏說明,九成的自律神經失調與精神科相關,之所以稱為自律神經,是因為其運作不受大腦意志控制,反而是情緒影響甚鉅。因此,自律神經失調往往代表著個體可能正陷入焦慮或憂鬱的情緒狀態。其餘一成的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是因為身體疾患所致,可能是因糖尿病導致身體周邊神經受損;或者罹患路易體氏失智症的患者,出現心悸、姿勢性低血壓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通常不是單一原因所引起,而是受到生物性、心理性以及社會背景等多方面的影響。可分為三大原因:

  • 生活中的外在壓力,如:課業壓力、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等。

  • 內在的壓力反應如個性,也扮演了關鍵角色。有些人天生容易緊張、焦慮、急性子或完美主義,這些人格特質使他們在面臨壓力時反應較大,因而更容易透過焦慮或憂鬱影響自律神經,進而導致失調。

  • 社會性原因:無論過去或現在,人們對於就診精神科仍存有一定的忌諱與抗拒。特別是在早期的保守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與期待更高,這使得她們的情緒容易被壓抑,難以適當宣洩。最終常會透過身體症狀表現出來,這也是自律神經失調以女性偏多的社會性原因。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10症狀

現代人多數因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引發一系列身體不適,如以下10種常見症狀:

  • 頭痛
  • 胸悶
  • 心悸
  • 呼吸困難
  • 肌肉緊繃
  • 手抖
  • 肩頸僵硬
  • 腹瀉
  • 暈眩(年長者較易出現)
  • 耳鳴(年長者較易出現)

當一個人同時出現多種系統的不適症狀時,通常會懷疑是自律神經失調,因為一般的疾病不會表現出如此廣泛的症狀範圍。

自律神經失調是精神病嗎?

有些人一聽到自律神經失調,便誤以為是得了精神病。其實,精神科的疾病主要分為精神疾病和精神官能症兩大類:


精神疾病

精神官能症

疾病

思覺失調症、雙極症、妄想症

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焦慮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說明

精神疾病患者會失去對現實的判斷力,可能出現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現象,且多數缺乏病識感

精神官能症較為輕微,患者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的症狀,思想與行為多數能符合客觀現實,較具現實感。

自律神經失調要看哪一科?

如發現有上述相關症狀,建議尋求身心科或精神科的醫療協助,由醫師專業看診判斷。

自律神經失調如何治療?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除了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外,維持正常的作息也至關重要。自律神經系統受晝夜節律的影響,一旦作息紊亂,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便會失衡。為了促進副交感神經的活性並減少焦慮,日常生活中可進行以下3種放鬆練習:

  • 腹式呼吸
  • 漸進式肌肉放鬆
  • 冥想

這些方法有助於平衡自律神經。如果焦慮、憂鬱或自律神經失調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則應考慮藥物治療,如搭配抗憂鬱藥物以進一步緩解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治好嗎?多久會好?

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守宏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經過約三個月的治療後,身體的不適症狀通常會獲得明顯的改善,但是不排除有復發的可能。

延伸閱讀
失眠、自律神經失調...想用「草本適應原」調理身心?醫:先做好「這件事」才有用!
耳朵癢,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醫師盤點「耳朵癢痛8原因」,教你2招快速止癢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