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43秒
肌少症有「三低」!你是奶油手還是軟腳蝦?3狀況自我檢測!專家公開「肌少症」迷思+改善法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
隨著台灣人愈來愈長壽,「老人疾病」儼然成為必須注重的課題,而其中也倍受關注的便是「肌少症」!其實,肌少症不只影響身體健康,一旦罹患,長輩跌倒的機會就會增加,進而失能、臥床,甚至提高失智症風險。該如何判斷自己有無肌少症?若真的是肌少症,該去看哪一科呢?快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消化外科醫師王偉、營養師宋明樺告訴你:
肌少症有「三低」
「肌少症」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三低),伴隨可能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風險增加。
- 肌肉量變低
- 肌肉功能變低
- 體能表現變低
一般人的肌肉質量在30歲後逐年流失,每年將會以0.5~1%的速度流失,40歲後每十年會流失8%、60歲後每十年則流失15%,若無好好存肌力,四五十歲後可能就會開始感覺到體力大不如前。除了因年齡而逐年減退的肌肉質量外,肌少症還會導致肌肉功能變低、體能表現變低。
年輕人也會有肌少症
別以為肌少症是長輩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因飲食不均衡等生活型態不良,造成肌少症提早上身。簡單來說,肌少症是「吃得不對(蛋白質外還要補充碳水化合物)」、「動得不夠」。
除飲食外,也有可能是在大病一場、臥床後,再恢復的過程中發現有肌少症的問題。
肌少症自我檢測
比較好的自我檢測方式有兩個動作:擰毛巾、轉門把,如果過去輕鬆就能做到,現在發現扭毛巾扭不太動、轉門把要多轉幾次才打得開,就有可能有肌少症。
另外,衛福部國健署針對肌少症就有個趣味舉例:蝸牛速(走路越來越慢)、軟腳蝦(腿腳無力)、奶油手(無法舉重物),民眾可以參考上述行為來判斷自己有無肌少症的狀況。
1
2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