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人就有5人會這樣...一點小事就生氣爆炸,是「脾氣差」還是「躁鬱症」?

撰文者: 黃偉俐 醫師2016-08-21

很多病人來門診是因為會亂發脾氣,擔心自己得了「躁鬱症」(現在名稱雙極情感疾患、躁症發作)。不過,愛生氣、亂發飆不代表就是躁症,其實很多的是廣泛性焦慮症。

所以「怒怒」有兩種,一種是躁症,腦細胞太過活躍,失去控制,大喜大悲,過度反應;一種是易緊張擔心的煩躁易怒。

躁症又分為嚴重型(躁症)跟輕微型(輕躁症),嚴重型會幾天都不睡覺,聒噪好動到旁人受不了,一般都必須住院治療,比較不會有診斷上的問題,但輕躁症卻不容易診斷。

輕躁症的症狀包括睡眠時間減少、愛花錢、話多、想法多、桃花多,會因為周遭事物而分心、生氣。這時候的「怒怒」是不分對象的,可以在公共場合因為小事暴跳如雷。曾有病人去麥當勞吃東西,旁邊客人嫌他講話太大聲,找店員抱怨被他聽到。他當場跟店員吵架:「速食店不可以大聲講話嗎?有規定嗎?」這樣的咆哮事件經常出現在新聞上,所謂的咆哮哥、咆哮姐應該印象很深,只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可能真的是腦細胞生病了。

另外一種易怒是煩躁引起的,這種「怒怒」是因為過度焦慮、擔心讓整個人處在緊繃狀態。當身邊的人不聽話,就會轉化為生氣,一般能有所節制,這是廣泛性焦慮症。

這種生氣會侷限在身邊的家人,往往在公共場合反而很自律,擔心別人的眼光。

因為廣泛性焦慮症跟輕躁症都有「怒怒」跟睡眠的問題,問診不夠仔細,或病人的主觀太強會容易誤診。

除了分辨「怒怒」的對象、強度不同外,廣泛性焦慮症的病人會有肌肉緊繃跟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可以鑑別診斷。

最新研究指出,躁症跟輕躁症可能影響高達5%的人口,或許現代人的壓力過大、工作時間太長、夜班輪值,甚至氣候變遷都會造成輕躁症增加,尤其春夏起伏很大,門診已經有幾個病人發作,請大家格外留意。

本文獲「黃偉俐 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_黃偉俐 醫師

現任偉俐民生身心診所資深主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偉俐民生身心診所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