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樂活退休? 5大風險不得不留意

後青春俱樂部後青春俱樂部 撰文者: 良醫編輯群2024-01-03

每個人對於退休的定義不同,每個人對於退休後的生活想像也迥異,不過,對於「樂活」的期望應該是退休族的普世價值,如同「人生七十才開始」,有些風險當你退休之後才要開始面對,認清風險之所在,才有機會事前準備、防患未然。

當你準備退休之後,來自於工作的穩定收入嘎然而止,首要面對的就是「經濟風險」,對於應該準備多少錢才能夠退休無虞?各家說法莫衷一是,1000萬元?2000萬元?還是要更多?其實依個人的實際狀況,並無標準答案,更重要的問題是:「退休後每個月的必要支出有多少?」

退休風險 經濟風險最嚴峻

為了讓退休之後仍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理財專家往往建議「提早規劃」是退休理財的不二法門,不過,不是有規劃就有保障,利率、匯率的變動,同樣也會對退休後的生活造成影響,近幾年因為美國暴力升息造成債券價格出現少見的崩跌,就讓以為債券是穩健保守型投資的投資人受傷,若投資的是海外金融商品,除了價格的波動之外,匯損則常常受到忽略。

此外,過去長期低利率的環境,讓人很難想像近3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更皆維持在2%以上的高通膨時代來臨,隨之影響的不只是生活中必需的食衣住行支出,連帶於娛樂、醫療支出也大幅增加,低估了通膨的威力,也就會低估未來基本支出的經濟壓力,錢變薄了、生活也難過了。

除了經濟風險之外,「長壽風險」也是現在及未來的退休族群不可忽略的變數,如果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長命百歲」可能不是祝福,而是種懲罰。以選擇在65歲退休為例,平均餘命超過15年,且不乏90歲、100歲的人瑞,光是生活費的負擔就已經相當沉重,且隨著年齡漸長,身體機能也會退化,醫療費用勢必比年輕力壯時增加,即使台灣有健保補助,但醫療技術日新月異,自費項目也琳瑯滿目,準備的醫療費用不足,就會影響到退休後的支出分配;更別說國人不健康餘命平均約8年,長者長照需求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這些風險 當初可能沒想到

「經濟風險」、「長壽風險」可以預期,但「家庭風險」也可能成為壓垮退休族的最後一根稻草。就算準備好了自己退休之後的經濟來源,也備妥了足夠的醫療保障,但若另一半或家中其他成員突有變故,是否會成為自己的責任?抑或是成年子女想進修、想創業,希望父母給予經濟上的支持,是否會讓自己的退休金被咬掉一大塊?

此外,未來勞保改革可能造成勞保退休金打折給付,對於退休後金流來源依賴勞保比重偏高的人而言,恐怕造成經濟狀況的重傷害;兩岸之間的政治局勢也不能排除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對資產分配集中在國內的升斗小民而言,恐怕是難以事先避免的「政治風險」。

還有愈來愈猖獗的高齡詐騙,也可能讓退休族一輩子累積的資產瞬間化為烏有,根據警政署統計,2021年國內詐欺案件中,65歲以上受害人數為3724人,與5年前相比成長率超過5成,詐騙電話、詐騙簡訊和保單詐騙層出不窮,也是退休族必須小心謹慎預防的風險。

無論你現在還年輕,還是即將進入準退休階段,甚至已經退休,「經濟風險」、「長壽風險」、「家庭風險」、「政治風險」及「詐騙風險」這5大風險都是可能對退休生活造成根本影響的變數,其中有的風險可避、有的風險只能聽天由命,盡己所能提早準備,對於享有樂活退休總是有益無害。

後青春俱樂部

後青春俱樂部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群

退休生活要幸福快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保持學習的熱誠,「後青春俱樂部」提供退休理財、精彩生活等多元文章資訊,讓學習成為最好的抗老劑!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