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善終=餓死?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畢柳鶯從「自然死」臨床案例告訴你:什麼是斷食往生
臨終的病人減少飲食,可以讓臨終過程更平順,因為病人的身體無法消化、吸收營養和水分,這也成為安寧緩和治療的重要準則之一。
斷食(fasting)在人類歷史由來已久,在遠古時代人類靠著打獵或者採集野外果實、葉子維生,獵人們合作捕到獵物,族人一起分享;食物短缺的時候,大家一起挨餓,飽餐是偶然,飢餓是日常。飢餓不全是負面的感受,適當的間歇空腹,讓人們因此更能享受食物的美味,也不會因為飲食過度而有各種慢性病。
數千年前人類由遊牧生活改為群居村鎮,經營畜牧業、農漁業,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只吃一餐或者兩餐,過午不食,都是常態,僅有些皇室貴族能夠飽食終日。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們開始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有了電燈、有了夜生活,才有了一日三餐的習慣。所以早餐是breakfast,中斷(break)長夜的空腹(fast)。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科學證明每天至少要有十二小時以上的空腹,讓腸胃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對身體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一六八斷食法(十六小時不進食,進食在八小時之間)、甚至是二二二斷食法(每日只吃一餐)都有實踐者。然而台灣醫院裡依賴人工餵食管的臥床病人,每天上午六點到晚上九點,每三個小時餵食一次牛奶,一天吃六餐,假如每餐需要三個小時才能消化完,那麼他們的腸胃一天當中只有六個小時是休息狀態,有十八個小時在工作。一直承襲舊習慣開立處方的營養師、醫師們,可曾思考過這符合生理需求嗎?
回顧希臘、羅馬、埃及的歷史,佛教、基督教、伊斯蘭等各種宗教的儀式,都有提到間歇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的習俗,斷食可以讓神識清明、身體潔淨,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或者親近神明。西元七世紀中國唐朝開始流行辟榖斷食法(斷食數日,只喝水),到現代還在台灣盛行,是一種修行,也是為了養生。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於西元前四世紀就曾利用斷食法來治療疾病。中世紀以後斷食治療疾病的典籍越來越多,到了二十世紀斷食療法已經成為顯學,不論是西方還是日本都有相關書籍和文獻出版。弘一大師於一九〇六年至一九一一年間留學日本,就看到日本有不少斷食療病的書籍。一九一七年他根據日本雜誌的文章解說前往寺院斷食二十日,留下斷食日記。他對好友夏丏尊形容斷食是「精神界的開荒」。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書店裡整排的書籍在談斷食排毒、斷食減重、斷食治療三高、斷食延緩老化、斷食抗癌、斷食預防心血管疾病,許多身心靈的課程也搭配斷食與冥想。斷食不是洪水猛獸,斷食有益身心。尚無飢餓感,只因為時間到了就進食,加上飲食過度、運動不足,反而成為現代多數文明慢性病的主要肇因。
「斷食往生」這個名詞,我於二〇一三年首度在日本中村仁一醫師的《大往生》一書看到。書中描述了自古以來人類老衰重症末期都是不吃不喝自然往生的。行醫四十年來看到醫院裡無法進食的老衰重症病人都插了鼻胃管,習以為常,積非成是,竟然不知道一九六〇年人工餵食管發明以前,人類都是斷食往生走的。在動物界,所有的動物在蛻變的時候以及死亡以前,都是不吃不喝數日或數週後像枯葉飄落般自然安詳的走了。死亡是生命轉化的一個過程,不吃不喝才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