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也痛不吃也痛!現代人胃部問題多 維護胃及消化道健康這樣做

飲食不正常及生活壓力等因素,都會刺激胃酸分泌,讓胃黏膜受損,進而造成各種胃疾。

2023-01-06

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現代人的胃及消化道問題特別多!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470萬人因腸胃及消化道症狀就醫,而且一年吞下的胃藥就有3億6,000萬顆,秤起來重量相等於185公噸之多!胃及消化道問題拖久了,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危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身體組織及器官 全靠脾胃滋養

現代醫學的胃或消化道,相當於中醫「脾胃」的概念。「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吳明珠中醫師表示,人出生之後,所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養分,全都仰賴脾胃的供給;因此,脾胃功能好的時候,才能好好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並且進一步製造成氣血,而運化功能正常時,這些氣血才能被送往其它臟腑,五臟六腑得到滋養,就能各司其職,身體機能才可以正常運作。

「脾主濕」,脾胃和體內水分代謝也有關,由於廢物、毒素會隨著汗水、尿液及糞便排出體外,如脾胃功能不佳,這些髒東西就會留滯在身體裡,健康當然大受影響!

吳明珠中醫師指出,脾胃為後天之本,胃及消化道功能正常,身體其它組織及器官才能獲得養分,並且正常運作。

情緒壓力及飲食不當 造成胃部出狀況

除了飲食型態不正常之外,壓力大、情緒緊張,也是危害胃部健康的元兇。吳明珠中醫師指出,胃酸的功能是消化、分解食物,但現代人三餐不定時、吃太快、吃太飽、愛吃甜食或辛辣刺激食物等,都會刺激胃酸分泌,一旦胃酸過多,就會侵蝕胃黏膜,並且讓它逐漸變薄與發炎,而不斷遭受侵蝕的胃黏膜,也會逐漸萎縮、退化,喪失原本的保護力。此外,中醫主張「肝木剋脾土」,肝掌管情緒的疏泄,當壓力過多或情緒不佳時,都會間接影響脾胃健康。

中西醫結合 調理脾胃健康

西醫主張應減少胃酸分泌、提升胃黏膜的保護力,才能有效緩解胃及消化道的問題,同樣的,中醫也認為「健脾養胃」,才是解決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及胃發炎等諸多問題的根本之道。吳明珠中醫師強調,「脾胃要三分治、七分養」,當不適症狀發生時,可以先用藥物來緩解,但脾胃的修復需要時間,想要恢復最佳健康狀態,還是得一步步、慢慢調理才行。

中醫常會用「小建中湯」及「理中湯」等名方來調理脾胃,前者是由飴糖(膠飴)、白芍、紅棗、甘草、桂枝、生薑等藥材所組成,而後者所使用的藥材則包括人參、白朮、生薑及甘草等。其中,紅棗、生薑、甘草、桂枝等,都是藥食同源的代表藥材,尤其是紅棗及生薑,更是漢方裡調理脾胃最常使用的中藥。紅棗有「天然維生素寶庫」之稱,是益氣補血的好藥材,對於脾胃虛弱、容易倦怠的人來說,具有改善氣虛、提升元氣等效用;生薑是中醫最愛用的中藥材之一,能入肺、胃、脾經,健脾、溫胃止嘔,可說是調養脾胃的聖藥。

紅棗是百果之王,能調理脾胃虛弱,改善氣虛、沒有元氣等問題。

利用現代營養學 提升胃部保護力

現代醫學中,常用褐藻醣膠及小麥胜肽來保養胃部,其效用也獲得臨床證實;褐藻醣膠富含硫酸基,能滲透胃黏膜,並且在表面形成保護層,有助於抑制發炎反應,此外,還能藉由吸附作用,促使原本寄生於腸胃道的幽門桿菌排出體外;小麥胜肽主要原料為小麥蛋白,能促進胃黏膜上皮細胞生長,同時還含有修復胃黏膜細胞所需的麩醯胺酸,加上具分子小、好吸收等特性,能改善多種胃部不適症狀。

褐藻醣膠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並且有助於將腸胃道中的幽門桿菌排出體外。

吳明珠中醫師認為,在維護脾胃健康方面,中、西醫各有所長,理論並沒有相違背,利用東方養生智慧,再加上西方科學萃取技術,讓中西醫相輔相乘,就能讓更多人受惠。想要更有效率、可完整的攝取到養胃、健胃的營養素,不妨選擇專注於植物營養的品牌,以中、西醫結合的優勢,讓自己的胃部更健康!

小麥胜肽分子小、好吸收,能促進胃黏膜上皮細胞生長,並且幫助胃黏膜修復。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