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飯保溫後,容易變黃還有種特殊臭味呢?

撰文者: 席尼2017-03-15
避免白飯變黃的對策:米儘快吃完別放太久、冷凍貯存、電鍋的上蓋也要洗、不要用礦泉水煮飯

說到煮飯呀!每每要拿起米杯要量米的時,就會想著要煮這一餐的量就好呢? 還是多煮幾杯米,這樣下一餐或隔天就不用再忙一次。煮多了,就要想著這飯該怎麼放比較好,要不是就這麼放在電鍋裡保溫,不然就是先取出電鍋,等降溫之後再放冰箱,等要吃的時候再取出來熱一下。

如果是用保溫的話,過一段時間後,打開電鍋時我們可能會聞到一股不是很喜歡的味道,而且飯的顏色會變黃,不再像剛煮好那般的白皙。在席尼很小的時候就發現這樣的現象,但背後的科學是啥?就沒什麼認真想過。

最近在一個日本的網站 – 味博士的研究所,裡面有一篇文章就幫我們解開這背後的道理喔,該文裡提到四種主要原因,底下讓我幫大家大概的說明一下啦。

原因一:米放太久了

儘管白米在食物分類上是主食類,主要提供澱粉(碳水化合物)與一些蛋白質,但其實它還是含有一點點的脂肪啦。隨著米放的時間越久,脂肪就會慢慢的分解而釋出脂肪酸。米的脂肪酸出現越多,反應在外觀就是看起來較黃,而且會有一些酸臭味。

原因二:沒有精製好

白米是米精製過後的產物,如果沒有好好的去除米糠的話,這樣的米煮過之後也容易變黃與出現不良風味。不過現代精製的技術不太會出現這種情形就是了。除非是自己精製的情形,這時就得要注意了。(坊間有些餐廳會先買未精製的米,等到要煮的那天,再精製出白米來煮飯。)

原因三:梅納反應

又稱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是一種很常見的褐變反應(變成褐色的反應),當食物中的還原醣與胺基酸或蛋白質經過一連串反應後的結果。高溫會促成該反應,像是燒烤、炸物外表的褐色就是這種反應的結果,此外這類食物的誘人風味就是來自於該反應的產物。 在咱們體內也會出現梅納反應的產物,一般我們稱這些分子為糖化終產物(AGEs),近年來發現它跟對我們身體的健康有深遠的影響呀!

另外,鈣與鎂會促進反應的進行,因此若用硬度高的水(如礦泉水)來煮飯也容易讓飯變黃。

原因四:細菌搞的鬼

枯草桿菌是讓米腐敗的主要細菌。一般來說該細菌會跟米混在一起,米飯保溫的溫度會讓細菌的繁殖速度變快,進而加速腐敗。此外,溫度高也會促使梅納反應的進行。(話說…納豆是蒸過的黃豆跟枯草桿菌一起發酵過的產物。)

預防白飯變黃變臭的對策

應對的方法就是相對於前面提到的四個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 米買來後請儘早吃完
  2. 飯煮好之後別保溫太久:儘快放冷,裝在容器封上保鮮膜或是利用食物用夾鏈袋封好,並冰在「冷凍室」,要吃的時候再用微波爐解凍即可。
  3. 不要用礦泉水煮飯,用一般的水就好
  4. 電鍋不僅要洗內鍋,裡面的蓋子也要洗乾淨。

白飯為什麼要冰冷凍呢?

原因在於冰冷凍的白飯復熱之後口感跟剛煮好的接近。背後的原因在於「澱粉老化」,澱粉在於 –8 和 +8 °C 之間老化速度會加劇,冰箱冷藏的溫度正好落在這個區間,而至於冷凍一般會低於 -18 °C,澱粉老化得慢,當飯復熱之後口感不會變太多。

But… 如果你希望吃一樣份量的飯,但有較少卡路里進帳的話,就放冷藏吧!因為澱粉老化之後的飯會有部分變成抗性澱粉,而這種澱粉是我們的消化消素沒辦法處理的,因此就不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而被小腸吸收到體內。吃這種飯還有另外一種好處,因為比較難消化的關係,血糖上升的速度會比正常的飯要來得慢。

至此,你有沒有陷入一種兩難的窘境呢? XD

參考資料

味博士の研究所 – 開けてびっくり!炊飯・保温したご飯の黄変や臭いの要因4つ
維基百科 – Retrogradation (starch)

作者簡介_營養共筆

由身處在不同領域的營養師所經營的部落格, 希望以較為中庸的觀點來分享營養健康的知識。

部落格:http://nutrinote.blogspot.tw/

「營養共筆」專欄文章列表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