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注意不要跌倒,根本不用擔心骨鬆!」、「關節炎、腰痠背痛這些症狀,都是骨鬆造成的!」、「骨鬆是自然老化現象,不用管它!」……關於骨質疏鬆症,你一定常聽到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有時真的難以分辨對錯。
骨鬆不痛不癢,常讓人忽略它的存在,但是你知道嗎?它可是盛行率僅次於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的第四大慢性病,台灣50歲以上族群中約有四成女性和兩成多男性患有骨鬆。「千萬不要以為骨鬆沒什麼,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不僅會影響生活,還可能導致失能或致死,死亡率甚至和晚期乳癌差不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傅紹懷醫師強調,骨鬆的發生率不但非常普遍,還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因此除了三高之外,更別忽略防治「一低」,也就是「低骨密度」的重要性。
別輕忽骨鬆 熟齡族更須保密防跌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鬆肌少症研究團隊承接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計畫」,並且進入社區長照據點進行大規模骨鬆篩檢,結果發現男性長者骨鬆盛行率大約為25.6%,女性則高達61.5%。傅紹懷醫師指出,雲林縣人口老化程度高居全國第2名,如何協助長者們防治骨鬆,相形之下也顯得格外重要。他提到,針對已經發生骨折的患者,他會再三叮嚀須加強骨質的保養,否則將來再次骨折的機率會更高;若是未曾發生骨折但已有骨鬆問題的病患,他也會舉骨折可能造成行動不便、臥床或失能等實際案例,讓長輩心生警惕而更願意認真面對骨鬆問題,增加保健顧骨的行動力。
骨鬆10大危險因子,你有幾項?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曾列出骨鬆的10大危險因子,包括年長、女性、體重過輕、有骨折病史、家族史、日曬不足、服用類固醇、荷爾蒙、抽菸喝酒、甲狀腺與副甲狀腺素疾病等。傅紹懷醫師指出,門診時會詳細了解病人相關背景資訊,一旦發現屬於骨鬆或骨折的高危險族群,就會建議進一步進行骨密度檢測或骨折風險評估,期望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長輩可能不了解T值代表的意義,不過骨密度報告會標示出綠、黃、紅等3種顏色,就像交通號誌一樣,綠色表示安全、黃色須提高警覺,而紅色代表已經出現骨鬆危機!」傅紹懷醫師表示,即使是年長者,也能藉此讀懂檢測結果,進而重視自己的骨質狀況。
長期臥床 當心壓迫性骨折
「長照機構中長輩骨鬆的情況更嚴重,有時只是復健、洗澡或換衣服等簡單動作,就會造成骨折!」傅紹懷醫師解釋,長期臥床導致肌肉攣縮、缺乏運動、營養不良及日曬不足等因素,讓長者骨質流失速度加快,甚至達到「嚴重骨鬆(T值 <−3)」的標準;再加上關節僵硬的關係,即使沒有跌倒,也可能發生骨折。他提到有位老奶奶過去大腿骨曾發生過骨折,骨質的狀況原本就非常差,後來又因肺炎感染住院,醫護人員幫她消毒會陰部時,只是稍微讓腳張開,沒想到大腿骨竟再度斷裂,讓照顧她的醫護人員備感壓力!有鑑於此,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也主動出擊,前往雲林縣40個照護中心為長者進行骨折風險評估,落實照顧在地老人骨質健康的工作。
家中長輩若長時間臥床或活動量較少,同樣也要特別當心骨鬆的問題;不過,傅紹懷醫師表示只要積極治療,就能逐步改善骨密度。例如,他有一位80多歲的女性患者,原本因脊椎壓迫性骨折接受骨鬆治療2年多,後來又因肺部感染而臥床,導致骨密度每況愈下。考量到這位患者的情況,他選擇使用造骨類藥物,大約2年左右,骨密度即增加20%左右,背痛症狀改善不少,生活品質也跟著好轉。
中斷治療 易讓骨鬆危機升級
「骨鬆中斷治療易使骨分解速度加快,之前好不容易才救回來的骨質,也會隨之流失,這是很可惜的事!」傅紹懷醫師提醒,骨鬆療程較長,且無法像三高疾病一樣,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許多患者可能因此半途而廢。此外,疫情期間長輩到醫院就醫的意願較低,容易延遲治療,有些甚至半年或一年後才回診。
對偏鄕長輩而言,家人的支持,往往是他們持續接受治療的動力,因此傅紹懷醫師建議家屬最好多花時間陪伴及關懷;若長輩真的因疫情而產生心理壓力,也可以選擇以視訊的方式看診,或和醫師討論是否暫時以口服藥物代替針劑,並且透過「得來速」藥局領藥,如此就能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頻率。
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就看 全台骨鬆良醫。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323-PRO-2022-J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