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痛恐心肌梗塞 把握黃金12小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王伯伯是80歲的退伍軍人,有高血壓、高血脂與抽菸史, 1天1包菸,菸齡長達50年。某天用餐後外出,忽然感覺胸悶、胸痛,掛急診發現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治療。
急性心肌梗塞 最常見胸悶、胸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秦僑慧說明,急性心肌梗塞指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使心臟肌肉血流供應不足,引起心肌壞死。最常見的症狀為胸悶、胸痛,胸痛有時會擴散至左肩、頸部、下巴及背部,休息也無法獲得緩解。嚴重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全身冒冷汗、臉色蒼白且四肢冰冷、全身虛弱無力、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死亡。
急性心肌梗塞的黃金急救時間為發作12小時,時間內為降低死亡率的重要關鍵。急性心肌梗塞緊急治療的方式,儘早使用抗血栓藥物,或經由冠狀動脈擴張術打通阻塞處或置入支架,使血栓溶解或是冠狀動脈血流恢復,讓心肌受到的損害減小,減輕受傷的範圍。
飲食避免紅肉類 運動遵守「333」運動計畫
膽固醇過高、高血壓和肥胖者,都與急性心肌梗塞有相關性。呼籲民眾在飲食上,避免過度飽食,少吃動物性脂肪,如牛、羊、豬肉等紅肉類,盡量採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和高纖維飲食。
秦僑慧護理師提醒,應避免過冷和過熱的刺激,並且戒菸、戒酒,維持理想體重。每年定期健康檢查的,充份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一旦發現警訊要及早就醫治療,早期預防、早期治療,預防急性心肌梗塞發生。運動可遵守333運動計畫,養成良好運動習慣:
1)每週最少3次
2)每次30分鐘
3)心跳>13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