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粽、北部粽,哪個熱量比較高?營養師公開11種粽子熱量!教你4原則吃粽不增重,餐後吃3水果助消化

粽子,端午節粽子,粽子英文,粽子熱量,粽子做法,粽子種類,粽子由來

粽子雖然美味但熱量卻不低,1顆傳統肉粽的熱量可能就高達628大卡,約1個滷雞腿便當熱量。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2024-05-27

端午節習俗!粽子的由來
粽子熱量多少?
南部粽、北部粽做法一覽表
粽子4類人不宜多食
4原則健康吃粽子
粽子怎麼保存?

{DS}

端午節必吃粽子!市面上的粽子種類多,以北部粽、南部粽、粿粽和甜口味粽子等較為常見。雖然美味但粽子熱量卻不低,1顆傳統肉粽的熱量可能就高達628大卡,約1個滷雞腿便當熱量,需掃地、拖地等3小時的家事,才能消耗600大卡熱量。粽子怎麼吃才健康?一文整理粽子熱量、粽子常見種類做法以及健康吃法。

端午節習俗!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習俗要吃粽子的由來,相傳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人「屈原」。身為楚國左徒的屈原相當愛國,屢向楚王進言革新政治,但楚王卻聽信奸臣讒言,未採納屈原的忠言,甚至因此得罪當時的寵臣而遭到驅逐。屈原在遭放逐期間,將內心憂國憂民的情懷化成文字寫下《離騷》。

根據南北朝時吳鈞《續齊偕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羅江自盡,民眾將煮熟的米飯投入汨羅江中,藉以祭悼屈原的亡靈;另有一說是民眾將煮熟米飯投入江中,是為了避免屈原的屍體被魚蝦所食。

粽子熱量多少?

粽子(英文:rice dumpling 或譯 sticky rice dumplings)雖然美味好吃但一顆熱量可不低,攝取過多熱量不僅會造成體重增加,也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依營養師高敏敏說明整理11種粽子熱量及慢跑消耗所需時間:

粽子種類
粽子熱量
慢跑多少才能消耗?
廣州荷葉粽(650g)
約1066大卡慢跑130min才能消耗
北部粽(210g)518大卡
慢跑63min才能消耗
素粽(210g)
480大卡
慢跑59min才能消耗
南部粽(210g)
477大卡
慢跑58min才能消耗
燕麥全穀粽(210g)
415大卡
慢跑51min才能消耗
豆沙粽(120g)
396大卡
慢跑48min才能消耗
水晶粽(145g)
175大卡
慢跑21min才能消耗
客家粿粽(80公克)
172大卡
慢跑21min才能消耗
奶茶冰粽(55g)
145大卡
慢跑18min才能消耗
鹼粽(100g)
136大卡
慢跑17min才能消耗
水果冰晶粽(55g)
115大卡
慢跑14min才能消耗

南部粽、北部粽做法一覽表

傳統肉粽以南部粽、北部粽較為常見,兩者風味不同,製程、粽葉也不一樣,最大差異在於「南煮北蒸」。以下表格整理南部粽與北部粽的做法比較:


北部粽
南部粽
熱量
518大卡
477大卡
料理方式
先炒後蒸
水煮
粽葉
桂竹的「竹籜」,也就是桂竹筍殼
麻竹葉
糯米
長糯米
圓糯米
材料
豬肉、香菇、蝦米、竹筍、滷蛋、菜脯等。
鹹蛋黃、三層肉、花生、栗子、香菇等。
做法
1. 先將米與配料先分別炒過
2. 再包入桂竹籜(桂竹筍殼)中蒸熟
1. 生米與配料直接用竹葉包裹
2. 再放入水中煮熟
特色
米飯粒粒分明,香氣濃郁
米飯口感較軟黏,氣味清香
常搭配醬料
甜辣醬
醬油膏或花生粉

粽子4類人不宜多食

粽子熱量高不宜多食,吃多了容易引起脹氣、血糖高、肥胖問題。高敏敏提醒,腸胃消化不良、高血脂、高血糖及腎臟疾病患者不宜多食。依高敏敏建議整理前述4類人吃粽子減少身體負擔的小撇步。

  • 腸胃消化不良:一次不要吃太多糯米,吃粽子時應控制份量、細嚼慢嚥,餐後可以吃鳳梨、奇異果、木瓜幫助消化。
  • 高血脂:高血脂患者應避免肥肉、花生粉、蛋黃等高油脂高熱量配料,可以改吃全穀粽增加纖維攝取。例如:燕麥全穀粽,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B群,較適合高血脂、高血糖者享用,飯後血糖會較為平穩但仍須控制份量,也因食材口感較豐富更要細嚼慢嚥,以免發生脹氣。
  • 高血糖:根據衛福部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能控制在5%以下更佳。以每日攝取2000大卡之成年人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5~50公克,建議高血糖者不要吃甜粽,可以吃全穀粽並搭配蔬菜,有助於穩定飯後血糖。
  • 腎臟疾病:少沾醬、避免含磷較高的全穀粽,吃白糯米粽較佳,而蔬菜應先汆燙過再吃。

4原則健康吃粽子

市售粽子琳瑯滿目,會因食材、烹調方式及重量大小不同,導致熱量及飽和脂肪差異很大。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在選購粽子時多留意並照著「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吃,吃粽不增重、健康少負擔。

  • 享用不過量:選擇「中」或「小」份量的粽子,以減少熱量攝取,並儘量當作正餐享用,不要作為點心食用。
  • 看清營養標示與成分:餡料選擇油脂含量較低的豆製品、菇類、栗子,或是以瘦肉類取代高油脂的三層肉或五花肉;糯米部分則可以五榖米或糙米等取代部分糯米粽子,增加纖維攝取量。
  • 少沾料少負擔:少搭配鈉含量高的醬料,不沾醬為佳或限量使用,尤其是吃鹼粽常會沾砂糖、果糖或蜂蜜等,添加糖的攝取容易超過每日總熱量10%建議,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
  • 種類替代聰明吃:若將粽子作為正餐,該餐的主食、肉類及油脂類應酌量調整,並搭配超過半碗的蔬菜和拳頭大的水果,以及餐間喝杯牛奶搭配少量堅果當點心,補足一日所需營養。

粽子怎麼保存?

端午節正值天氣炎熱時,若保存不當容易變質腐壞,且溫度濕度高也易使微生物、致病菌及黴菌滋生。食藥署建議,暫不食用的粽子應儘速放進冷凍庫(-18℃以下)貯藏,低溫保藏技能減緩微生物繁殖速率,有效延長食品保鮮期。要食用前,先將貯存在冷凍庫的粽子移到冷藏櫃解凍,再使用電鍋或微波爐加熱,避免吃下中心未熟透的粽子。

【延伸閱讀】
11種粽子熱量大公開!營養師教你端午「放粽吃」5秘訣,飯後吃「這3種」水果助消化
粽子該怎麼吃才健康?哪些人吃粽子要注意?粽子放冷凍就不會壞?關於「端午吃粽」3大疑問,營養師一次告訴你

參考資料:高敏敏營養師國民健康署龐家肉粽食藥闢謠專區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