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木 醫師

  1. 1
  2. 2
  3. 3
  4. 4
  5. 5
  6. 共11人評鑑
  1. 科      別:牙科
  2. 地      區:台北市
  3. 醫院名稱:康福牙醫診所
  4. 醫院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1段132巷10號 看地圖
  5. 電      話:02-25236100
  6. 專      長:
    1. 牙周手術
  • bw01238256
    bw01238256 發表於 2018/4/24 下午 02:05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不要懷疑為何網友對楊醫師的評價有褒有貶,因為楊醫師是挑病人的醫師

    不要懷疑為何網友對楊醫師的評價有褒有貶,因為楊醫師是挑病人的醫師!個人第一次就診時,因為初診,楊醫師只會速速看過,再約診。第二次去就診時,楊醫師看了看便叫我離開!沒說原因,問醫師和櫃台(那位應該是醫師娘吧)也不回答!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醫師!浪費病人專程跑一趟去看病!(可能醫師確認臼齒要根管治療,不想處理,太麻煩了)如果您覺得這樣是良醫就去吧!

  • bw00783707
    bw00783707 發表於 2018/4/19 下午 08:50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我歷經好幾位牙醫都不想救我的牙齒都叫我拔牙植牙一直遇到楊醫師救了

    我歷經好幾位牙醫都不想救我的牙齒都叫我拔牙植牙一直遇到楊醫師救了我的牙齒真心的感謝楊醫師

  • Kate
    Kate 發表於 2017/4/4 上午 08:01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技術好 親切 有醫德 希望大家也有醫生緣遇到這樣的好醫生!

  • bw01164376
    bw01164376 發表於 2015/11/23 下午 07:01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王小姐你的批評我虛心接受,但你要我幫你完成別的醫師未完成的根管治

    王小姐你的批評我虛心接受,但你要我幫你完成別的醫師未完成的根管治療我也細心幫你完成 .你一來就說你大部分的治療做都在南部做,所以根管完成後我也沒有要你做牙齒.至於你說植牙部分我根本未與您論及 ,因為別的醫師所作的內容本人絕對不評論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本診所的植牙價格比南部還便宜, 所以請你不要不實散播.有的醫師很怕拿一張健保卡卻很高調要看病的人,因為工作實在太累了,沒精力去應付這種人 ,因為醫師也是勞工而已也跟大家一樣是勞保.

  • 古蜜
    古蜜 發表於 2015/10/26 下午 12:52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我第一次遇到那麼差進醫生,我本身在南部值牙因為跟台北值牙同材質確

    我第一次遇到那麼差進醫生,我本身在南部值牙因為跟台北值牙同材質確是一半價錢所以我去朋友推薦南部牙醫,因為台北值牙是10-8萬以小紫女負擔很大,只是因為我一個月才去南部一次,以我牙齒根管治療和蛀牙縫補是太慢,所以我才在網路上找大家推薦牙醫,楊一木醫生嫌我不是他忠實粉絲,做完1顆牙3次根管治療就把我掃地出門,也不聽聽我的說法。。也沒要楊一木醫生收拾值牙爛攤子,也不可能叫我把值進去螺絲拿出來給醫生叫南部醫生退錢吧!真是見錢眼開醫生不會體會年輕人賺錢很少。

  • arthurisbest
    arthurisbest 發表於 2015/3/4 上午 07:18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上網搜尋優良牙醫,找到楊一木牙醫,在3月2日就診,楊醫生很有耐心

    上網搜尋優良牙醫,找到楊一木牙醫,在3月2日就診,楊醫生很有耐心聽完我的牙痛狀況,盡可能的按照我的期望修補牙齒,很親切,很專業。

  • bw01164384
    bw01164384 發表於 2014/8/14 下午 09:13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從小看到大的牙醫,非常有醫德。
    楊醫師願意站在病人的角度

    從小看到大的牙醫,非常有醫德。
    楊醫師願意站在病人的角度,幫病患仔細評估後選擇較經濟實惠但對醫生而言較繁複的抽神經治療,而不會像坊間很多醫生都直接叫病患植牙藉機大撈一筆。
    我前前後後三科要抽神經的牙齒跟其他大大小小的蛀牙補牙都是給他看的,真的不太會痛,楊醫師的醫術真的很好!
    推薦大家來這間巷內妙手仁醫的診所看牙齒!

  • bw01163304
    bw01163304 發表於 2014/8/10 下午 12:15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推薦康福診所_楊醫師
    楊醫師和楊太太夫妻倆非常有親和力,

    推薦康福診所_楊醫師
    楊醫師和楊太太夫妻倆非常有親和力,看牙緊張的情緒當下就沒了
    我是很容易蛀牙的人,蛀掉的牙齒楊醫師都說說補補就好,
    還能用就繼續用,絕不會輕易說要抽神經做牙齒、拔牙
    只能說楊醫師是位有醫德又經驗老道的好醫師
    雖然門面不是很新穎,但確很實在呀!
    推薦我們全家都看的牙科,讚喲!

  • bw01163201
    bw01163201 發表於 2014/8/9 下午 06:18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我才三十多歲,由於夜班的緣故,一口牙周病,前面的牙齒三.四顆已經

    我才三十多歲,由於夜班的緣故,一口牙周病,前面的牙齒三.四顆已經四級動搖,膿胞一時不消,很多牙科嘟較我拔牙植牙,我不甘心,直到遇到楊醫師利用抽血分離新技術,幫我開刀,量個月後前面牙齒不再動搖流膿,完好如初,真的很感謝楊醫師,與大家分享

  • Carmen
    Carmen 發表於 2013/12/4 下午 08:36
    1. 給醫師評鑑
    2. 1
    3. 2
    4. 3
    5. 4
    6. 5

    因為牙周病的原因,這三年看過不少牙醫,楊一木醫師技術好,個性帶俠

    因為牙周病的原因,這三年看過不少牙醫,楊一木醫師技術好,個性帶俠客風,大推。

注意事項及說明:

  1. 《良醫健康網》為中性網際網路平台,本站「搜尋良醫」專區,提供網友分享、發布自身經驗,網友發表的內容,本公司無事先審核,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2. 您若於《良醫健康網》網站中,發現任何侵害他人權益之情事,可透過客服信箱聯繫。
2009百大良醫

2009百大良醫

感冒、失眠、腰痠背痛,小病常引起致命麻煩!
商周歷時半年,2009年「好醫師推薦」大調查,
最常求診13科別、醫護界超推薦好醫師名單,
全台醫院、診所第一線良醫,就在你身邊~

耳鼻喉科、家醫科、骨科……13個最常求診科別

2009百大良醫

身體發出的抗議,你聽到了嗎?

根據衛生署《九十六年度全民健康保險統計年報》顯示,計有三十八類疾病,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求診,當中包括感冒、失眠、牙周病與腰痠背痛等,我們稱之為「常見疾病」,這些疾病,都不會立刻要人命,但小毛病若不注意,卻是日後引發致命麻煩的開始,此次二○○九年《商業周刊》「好醫師推薦」大調查,我們即鎖定常見疾病的對應臨床科別進行調查。(編按:本刊二○○八年曾調查小兒科、心臟內科、心臟外科、肝膽腸胃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胸腔科、婦產科、腎臟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腫瘤科,共十一科好醫師推薦。)

護理人員、醫師聯手推薦

針對這些常見疾病,在我們本次調查的十三個科別中,全台灣的主治醫師級以上醫師,就超過二萬五千位。《商業周刊》團隊花了六個月,試圖再畫出一份台灣「常見疾病好醫師」地圖。

今年的「好醫師推薦」調查工作,我們延續去年的觀點:能進入醫界擔任醫師,都是最菁英的一群人,如果,有位醫師能得到他醫界同儕的高度推薦,那他必然是個極度受到肯定的好醫師;此外,今年還新增加護理人員推薦管道,我們認為,護理人員是最貼近醫師的另一群專家,由於其近距離與醫師頻繁接觸,對於好醫師的瞭解程度也相當高。

地區醫院、診所納入調查

同時,這次我們推薦的範圍包含了大醫院(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以及小醫院(地區醫院與診所)的好醫師,如此分類的原因在於,以國人常見疾病的對應科別,我們認為,非立即攸關生死的疾病,民眾不應該一股腦兒往大醫院跑,其實,「社區好醫院,厝邊好醫師」就在身邊。

也因此,今年的調查工作較去年還更龐大,我們發卷給此次調查科別的所有醫師與護理人員,讓所有人都能參與此次「好醫師推薦」活動,請所有醫師與護理人員們告訴我們:「若您親友罹患相關疾病,您會願意優先推薦親友求診的醫師是哪幾位?」希望能滿足國人對醫界資訊透明化的需求,並期藉此樹立好醫師榜樣。

{DS}

多數人認為此調查非常不容易得到忙碌的醫界參與,尤其,此次調查對象包括開業診所醫師。但結果是,有將近一千位醫師與超過四千位護理人員共襄盛舉,較去年還多出逾一倍。

許多醫學中心相當重視此次的調查,例如高雄長庚醫院,列出三個評鑑標準:必須從未遭病人投訴、醫師在病人間的口碑與發表論文數,才審慎的提出人選;部分醫院如馬偕醫院,並核對病人寫給醫師的感謝函上百封,讓病人作主,期望透過病人滿意度調查,提供該院最符合病人需要的好醫師名單。

經過三重管道,在全台醫師與護理人員的專業推薦下,終於從超過二萬五千位的主治醫師級以上醫師中,產生「好醫師推薦榜」,有一千一百九十位醫師入榜。這其中,獲得最高度推薦的好醫師有二百三十位,他們獲選為這次的「超推薦百大好醫師」。二萬五千分之二百三十,入榜率低於一%。

這二百三十位「超推薦百大好醫師」,從他們的經歷來看,多是在醫術上有卓越成就者。例如台北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李達人醫師,施行台灣首例鼻內視鏡手術,至今已近萬例;振興醫院耳鼻喉科陳光超醫師,人工電子耳手術的成功率達一○○%;台北榮總骨科馬筱笠醫師,專精於骨科運動傷害、關節病變與損傷的治療與關節鏡手術,現為《美國運動醫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審查者之一;中國醫大附設醫院眼科蔡宜佑醫師,由於在角膜移植與角膜特殊疾病的傑出成就,被選入二○○八年世界名人錄。

此外,本次獲選「超推薦百大好醫師」的小醫院(地區醫院與診所)醫師共有九十七位,這些好醫師的特質都是在基層把關,能照護病患,給予最適當的醫療建議。他們知道自身與診所的極限為何,願意協助病人轉介到更合適的醫療院所。他們更是站在健康第一線的好醫師。

{DS}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邱泰源說了一個故事:古代名醫扁鵲因醫術高明,被當時的皇帝封為「神醫」,並要他寫一本醫書傳世,做為其他醫師的榜樣。扁鵲卻告訴皇帝,其實他哥哥救活了更多人,皇帝不解,「怎麼從來沒聽過?」扁鵲回答,「我哥哥都在鄉間看病,許多小病在還沒變嚴重前,他就醫好了,是那些老是忽略小病的人,才得來找我。」

小病若及早發現,不必上大醫院

事實上,一個人要從健康到出現疾病,往往要十至二十年,這中間就是醞釀期。身體組織會先從功能不平衡,到出現症狀,最終才會導致疾病、死亡。就像一棵小樹的成長惡化了,可能是蟲子正蛀蝕著根部,但是,它的初期表現卻只是在葉子枯黃、樹皮剝落或樹幹歪斜等部分。

然而,又有多少人肯認真傾聽身體發出的警告訊號?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是風濕免疫科的常客,由於這項疾病多好發在中年,初期症狀為關節痠痛,許多病人就理所當然的持續做指壓、按摩或推拿,結果根本弄錯方向,當關節發生變形時才後悔莫及。再如台灣盛行率在全球數一數二高的紅斑性狼瘡,一些病人的發病狀況很像感冒,會感到疲倦、輕微發燒;也有不少人一開始發病,免疫系統就鎖定腎臟攻擊,造成身體水腫,結果病人還誤以為發胖,拚命節食減肥。

副總統蕭萬長的招牌微笑背後,就隱藏著一段二十年來輕忽牙齒保健,最後耗費上百萬元的故事。蕭萬長四十多歲時擔任經濟部國貿局長,當時的他每天加班熬夜,加上時常帶團到世界各國辦商展的忙碌行程。某天,他發現嘴角與牙齦不時會紅腫發炎,當時的他,卻以為只是「火氣大」。

這是因為牙周病平時不會感到疼痛,頂多就是在進食時牙齒會鬆動痠痛。沒想到拖了半年後,蕭萬長因疼痛到無法進食,才決心就醫,牙醫師告訴他,「你得了嚴重的牙周病。」最後,蕭萬長得一口氣拔掉十幾顆牙,並陸續換了五套假牙,每套都要花上約二十萬元。不只如此,蕭萬長在換牙前,因疼痛致進食時無法仔細咀嚼,還造成原來的胃潰瘍毛病更加劇。

{DS}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鴻輝即指出,這絕非少數個案,台灣三十歲以上成人高達九成有牙周病風險,但每年肯走進牙科診所做牙結石清除(洗牙)者,卻不到六成,即使健保已提供每人每年兩次免費洗牙的服務。

台大骨科部主任江清泉還指出另一個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他表示,多數停經婦女或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都患有這種毛病,但骨質疏鬆幾乎沒有症狀,一般的X光檢查,也得骨質流失程度達四○%以上才能測出。不過他提出警告,在美國,骨質疏鬆已被認為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統計發現,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因骨質疏鬆,在第一次跌倒骨折後的一年內死亡率,高達約兩成。「幸好,目前已能透過骨密度檢查,提早發現以因應,」江清泉說。

還有更多的身體警訊,是你必須留意的,比如:持續兩週擤鼻涕出現血絲,可能是鼻咽癌的前兆;明明已睡足八小時,隔天卻還是精神不濟,你可能患有呼吸中止症;頭痛、失眠、肥胖、視力模糊與肩頸痠痛,這些都是白領上班族熟悉的小毛病,但你是否想過背後隱藏著:視力模糊可能是失明的警訊,而腰痠背痛也可能是癱瘓的前兆?

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曾志仁就指出:「十個小毛病,有九個是狼來了;但只要有一個是真的,就會讓你受不了。」遺憾的是,很多時候,危機總是被大大忽略掉。

只不過,有些疾病在早期的確是沒有一點徵兆的,因此,台大健康管理中心邱瀚模醫師提醒,國人應該要有定期進行篩檢的習慣。他指出,美國癌症病人的死亡率逐年下降,其中的最大關鍵在於,多數美國人已養成對多項癌症相關定期篩檢的健康習慣。

「工作認真,健康隨便,」不妨問問自己,「我是這樣的人嗎?」千萬別等到已逐步爬上事業顛峰時,才發現身體健康已由資產轉為負債,不妨用心傾聽,身體發出的聲音。當感覺身體發出抗議聲,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好醫師做正確的診斷,這才是讓自己免於因為小毛病變成重大致命疾病的最高原則。

{DS}

*調查說明/文●蘇鵬元
本次《商業周刊》「好醫師推薦」大調查,採專家推薦調查,除延續去年由全台灣醫師推薦好醫師外,另廣邀護理人員參與推薦。以「若您親友罹患相關科別的疾病,您會願意優先推薦親友求診的醫師」做為推薦標準。本次被推薦範圍,也擴及到地區醫院與診所的醫師。

經過2個多月的推薦過程,共得26,394筆推薦名單,綜合計算之後,產生2份表格,推薦度最高之20%入列「好醫師推薦榜」,而其中推薦度前5%的230位醫師,更入列為「超推薦百大好醫師」。以下為詳細的調查方法:

調查期間:2009年3月1日至5月8日。

被推薦對象:依據健保局的醫院分類,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主治級以上的醫師,以及在西醫診所的執業醫師。

考量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院長在醫界地位已非常崇隆,為鼓勵其他醫師,故將各醫院院長排除在推薦名單外。此外,自我推薦亦不列入計算。

調查科別:依據《96年度全民健康保險統計年報》記載國人超過100萬人看診的疾病,選出對應的臨床科別,扣除去年調查的科別後,選出牙科、皮膚科、耳鼻喉科、泌尿科、家醫科、骨科、眼科、復健科、精神科,並針對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調查風濕免疫科與感染科,地區醫院與診所調查一般科、內科、小兒科與婦產科。

推薦管道:

第1部分「院長推薦」: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院長推薦院內醫師。其中馬偕醫院台北院區與淡水院區、長庚醫院台北本院與林口分院、奇美醫院與台南分院合併推薦,總計發出99份問卷,回收91份,回卷率91.9%。其中,醫學中心院長全數回卷。

第2部分「醫師推薦」:針對本次調查的所有醫師,邀請醫師上網或傳真問卷,總計907位醫師回卷,推薦醫師5,460人次。

{DS}

第3部分「護士推薦」:透過問卷,邀請全台具有護士執照之護理人員推薦本次調查範圍的好醫師,總計回收問卷4,154份,推薦醫師人次19,593人次。

由3大管道統計,得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超推薦百大好醫師」133位。地區醫院與診所的好醫師,則從醫師與護士2大推薦管道得出「超推薦百大好醫師」97位。

本次「好醫師推薦榜」名單則共達1,190位,分布台灣各縣市與澎湖、金門。

雖竭盡全力,但本次調查仍有其限制之處:首先在牙醫界至少區分8大專科(包括牙髓病、齒顎矯正、牙周病等),在無法細分每位牙醫師所屬科別的情形下,僅列牙科一科調查。另外,由於地區醫院與診所醫師被推薦次數較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少,使得入選好醫師的人數較少,而泌尿科醫師更因此無醫師入列「超推薦百大好醫師」。不足之處,我們期待未來調查時能改進,讓更多好醫師出列。


我要分享

分享規則
  1. 留言分享者需為商周網站會員。
  2. 若有以下情事,商周媒體網站將有權刪除該篇分享,並關閉此會員帳號相關權利:
    • 分享內容有誹謗侮辱、猥褻不雅、惡意攻擊、廣告性質、不實陳述、違反善良風俗之文字。
    • 冒用他人名義發表分享。
    • 張貼與主題無關之資訊。
    • 其他商周媒體網站認定不適當之分享。
  3. 若分享內容遭檢舉有:誹謗侮辱、猥褻不雅、惡意攻擊、廣告性質、不實陳述、違反善良風俗之文字,商周媒體網站有權刪除該篇分享留言。

分享文請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