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住得無憂 你有不同選擇

後青春俱樂部後青春俱樂部 撰文者: 良醫編輯群2024-06-23

你退休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住」的品質相當重要,除了「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之外,坊間有安養中心、養老村、老人公寓等多樣化的選擇,可以讓自己的退休生活過得更愜意舒適。

一般而言,對於自有房地產的人而言,「在地老化」還是大多數人最為習慣的養老方式,主要因為居住的地理環境相當熟悉,在心理面、社會面都有力量支持,生活方式也不易受到大幅改變;只不過,考量到高齡醫療需求可能增加,家中設備的安全性上可能需要有所加強,避免跌倒、受傷的風險。

安養中心/養老村 有人照料生活起居

如果有生活起居的照護需求,安養中心或養老村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安養中心主要以照護喪失自主能力的長者為主,政府也有「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可以申請。由於24小時都有專人照顧,就算身體出現異狀,也不需要轉介其他機構,只不過目前安養中心供不應求,要入住可能需要等待數月至數年之久。

相較之下,養老村就像是高級版的安養中心,主打一人一室的獨立空間,並提供豐富設施,例如健身房、圖書館、遊戲室等,平日也提供健康體操、書畫、下棋、打麻將等休閒活動,更有包辦飲食、醫療健檢等服務,照顧範圍兼顧身體與心靈的健。但相對之下,費用也比安養中心高出一截。

生活可自理 共生宅/老人公寓生活機能強

若是生活尚可自理的退休族,則可以選擇專供銀髮族居住的共生宅或老人公寓。共生宅主打一整個社區中的住戶年齡相仿,提供市集、咖啡廳、烘焙教室,房間更有提供電動照顧床、防夾手拉門、無障礙衛浴設備等,提供長者自由自在交友的空間,還能安心享受老年生活。

老人公寓的活動雖然不比其他居住設施來得豐富,但相較於完全獨居,左鄰右舍還是能有人互相照應,適合不愛社交的長輩;且不少老人公寓都距離市區很近,不管是拿藥、看病、用餐都很方便,生活機能強。各縣市的入住條件皆不同,但多是以能自理生活、沒有精神疾病者為主,並提供給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和無自用住宅者優先入住。

除此之外,青年與銀髮族共同居住在一個空間的「青銀共居」目前也在台灣實驗可行性,新北市政府於2017年在三峽北大社會住宅推動全台灣第一個青銀共居計畫,2020年央北社宅也移植並擴大北大社宅經驗,推行跨世代共居計畫,參加計畫的青年陪伴長輩生活,可在住宿費上享有優惠,此種方案不但能減緩年輕人的經濟壓力,長者也可以獲得陪伴與認同。只不過目前「青銀共居」仍屬實驗階段,距離轉為制度化的居住選擇還有一段路要走。

無論是獨居、與子女同住,或是選擇外部機構,安排好退休後「住哪裡?」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根據每人不同的需求與經濟條件,一定都可以找到合適的退休居所。然而,老後的需求可能會有所變化,建議退休後也要將各種變因納入考慮範圍,才能度過一個平靜無憂的晚年。

後青春俱樂部

後青春俱樂部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群

退休生活要幸福快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保持學習的熱誠,「後青春俱樂部」提供退休理財、精彩生活等多元文章資訊,讓學習成為最好的抗老劑!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