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黑黑髒髒的...竟是大病纏身前兆!台大醫師:這不是沒洗乾淨,是內分泌出問題了
吃下不該吃的食物
民以食為天,「吃」可說是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事。「吃」帶給我們快樂,也是維持人體健康、正常機能運作所必須,因為人體需要的營養必須透過吃,才能夠進一步被消化吸收,為細胞所利用。
食物是我們的營養來源,吃對東西可以讓我們更健康;相反地,吃錯東西不僅攝取不到營養,反而吃進有害物質與毒素,影響腸道健康,造成疾病。看看現代許多不正確飲食造成的慢性退化性疾病,再想想常說的「病從口入」,還真是有道理。
食品添加物
想想看,上次到超市或便利商店買食品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買那樣東西?因為看起來誘人好吃?因為便宜促銷?因為熱量低?因為大家都買?因為省時方便?你有看背面的成分標示嗎?其實,很多標示成分我們根本看不懂,即便是用中文寫的(沒有中文標示的更不用說,建議問清楚再買)。但更多時候,許多人連看都沒看,從架子上拿下來到櫃檯結帳就直接離開。你是不是也一樣?
忙碌、緊湊、沒時間,幾乎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不只大人,連學童也是如此。在時間的擠壓下,「吃」常常是被忽略、甚至犧牲的一環,只求快速、方便、填飽肚子即可,根本難以顧及食物本身的品質。很多外食族直接買現成的外食或是便利商店的食物,先不提營養素是否均衡,光是其中可能含有的食品添加物,就足以影響我們的健康了。
免疫學期刊《Autoimmunity Reviews》裡一篇文獻回顧的文章提到,現代人吃的食品,為了增加食物的美味、保存、口感、色澤,常會添加許多化學添加物,包括糖、鹽、乳化劑、有機溶劑、麩質、人工色素或香料等,而這些添加物會增加腸道通透性,形成腸漏,這與現在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率愈來愈高息息相關。
刊登在世界頂尖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的研究報告指出,今日常見的食品添加物─乳化劑,若是食用過多,容易影響腸道菌的作用,導致慢性發炎,除了引發自體免疫疾病,如發炎性腸道症,還會進一步影響代謝,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的問題。除此之外,食物過敏或食物敏感性也和添加物脫離不了關係。
高糖、高精緻化的西式飲食
肥胖、代謝症候群、脂肪肝盛行率不斷增加,就連學童也不例外,影響健康甚鉅。在門診,我遇過爸爸帶著讀中學的孩子來看感冒,當我對體型略顯粗壯肥胖的青少年進行檢查時,無意間瞥見他脖子後方有絨毛狀的黑色粗糙皺褶皮膚,立刻告訴一旁的爸爸這是「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
▲脖子後方皮膚顏色暗沉,粗糙似絨毛狀,此為黑色棘皮症,常見原因為胰島素阻抗性。若想改善黑色棘皮症,讓皮膚變得平滑、恢復色澤,就必須改善胰島素阻抗性,透過控制飲食及改變生活形態, 才能改善皮膚狀況。
皮膚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是因為罹患了「胰島素阻抗性」(註),也就是體內產生過多的胰島素,而過多的胰島素會刺激皮膚增生變厚,外觀看起來就顯得顏色深沉、粗糙像絨毛,皮膚皺褶處尤其明顯,例如脖子後方、腋下、腹股溝、膝蓋等。這不是皮膚沒洗乾淨,而是身體的內分泌及代謝出了問題。罹患「黑色棘皮症」一定要先檢查,確認是否罹患代謝疾病,才能更進一步治療。只有改善胰島素阻抗性,皮膚才有可能恢復光滑亮白,不斷搓洗是沒用的。
「原來如此!他媽媽都以為是沒洗乾淨,一直要他用力洗,難怪都沒效!請問醫師,胰島素阻抗性是怎麼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