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捐血竟能「養肝」!原來捐血方式分2種,「這種」還能把血液輸回身體裡~

捐血,捐血限制,捐血條件,捐血好處,捐血間隔,捐血頭暈,世界捐血人日

捐血後骨髓會加速造血,通常250ml的捐血量對健康成人不太會造成影響,若要捐500ml就需要綜合評估個人的健康問題、身體、體重與體型等。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2024-05-23

血液成分及用途
定期捐血的好處
捐血方式分2種!捐血條件一覽表
暫緩捐血限制及規定
捐血頭好暈?1運動降頭暈發生率
捐血後手臂瘀青怎麼辦?

{DS}

你有捐過血嗎?「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是所有民眾都聽過的響應捐血口號。 為鼓勵及獎勵定期捐血者,台灣血液基金會推出捐血集點兌換紀念品的活動,提供多元集點兌換方式增加紀念品選擇性,確保有足夠的血液,提供患者用血需求及落實無償捐血之精神。每年6月14日為「世界捐血人日」,捐血人日將近,捐血能捐多少?有哪些條件限制?想挽袖捐血之前,你該知道的5大重點及捐血條件。

血液成分及用途

健康成人的血液約佔體重的十三分之一,失血量超過三分之一就會有死亡風險。血液分為血漿及血球兩部分,血漿佔血液組成的55%,血漿約90%是水,略呈淡黃色;血球部分則分為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紅血球主要負責將氧氣運輸至全身各處;白血球屬於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負責抵抗細菌、黴菌、病毒、微生物以及抗原等外來致病原入侵;血小板負責凝血反應。

定期捐血的好處

根據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說明,定期捐血除了可以救人以外,也可以讓自己變健康。以下整理說明定期捐血的好處:

  • 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捐血有助降低血液黏稠性,減少血栓、梗塞、中風的形成。
  • 促進新陳代謝:捐血會將舊血抽出,骨髓會造新血來補充。
  • 減少體內鐵質沉積:一般來說,鐵質無法自然排出,過多的鐵質沉積會增加氧化壓力,捐血、女性月經、放血都是有助於排出沉積的鐵質。
  • 維持肝臟健康:鐵質沉積會影響到肝臟,定期捐血有助於保持肝臟健康。有研究指出,定期捐血可降低脂肪肝及其他肝炎發生率
  • 免費追蹤肝功能:捐血會進行一些基礎檢測,如驗B/C肝、梅毒 、多項病毒核酸篩檢試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以及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抗體等。

捐血方式分2種!捐血條件一覽表

250ml的血液約佔全身血量的5~6%,捐血後骨髓會加速造血,通常250ml的捐血量對健康成人不太會造成影響,若要捐500ml就需要綜合評估個人的健康問題、身體、體重與體型等。捐血方式分為全血捐血、分離術捐血兩種方式,捐血條件如下說明:


全血捐血
分離術捐血
捐血年齡規定
  • 17歲以上~65歲以下,一般健康情況良好。
  • 未滿17歲者,應視體能狀況並經法定代理人同意。
  • 65歲以上除應視健康情況並取得醫師之同意。
需滿17歲,半年內曾捐過血
捐血體重限制
一次捐250ml,女性體重須達45公斤、男性50公斤以上;一次捐500ml,男女體重須達60公斤以上。
第1次捐分離術血小板,體重限制60公斤以上,若無任何不適症狀,第2次以後開放允許55公斤以上。
捐血方式
由靜脈直接抽取至血袋中,過程約需10-15分鐘
將捐血者的血液抽出,並維持在密閉無菌狀態,藉由血液分離機自動分離出血小板或血漿等血液成分,其他成分隨即回輸捐血人體內,過程約90分鐘至2小時。*目前僅有分離術血小板與減除白血球分離術血小板
捐血間隔時間
捐250ml需間隔2個月以上;500ml需間隔3個月以上
需間隔2週以上,1年以24次為上限
年捐血總量限制
男性年捐血量應在1,500ml以內;女性年捐血量應在1,000ml以內。
體溫
口溫不超過攝氏37.5度
血壓
收縮壓90~160 mmHg,舒張壓50~9 5mmHg
血紅素
男≧13gm/dl;女≧12gm/dl
其他檢查條件
一般健康良好,無特殊疾病
  • 血小板:捐血小板者,其血小板數目應 15×10,000/mm3 以上。
  • 白血球:捐白血球者,其絕對顆粒球數目應在 3,000/mm3 以上。
  • 血漿總蛋白:捐血漿者,應於首次捐血暨每隔半年加驗血漿總蛋白量,其血漿總蛋白應在 6g/d1 以上。
(表格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_捐血者健康標準台灣血液基金會)

台灣血液基金會提到,分離術捐血是藉由離心重力將血液分離出血小板或紅血球等個別成分,會將紅血球立刻送回捐血人血管內,只留下血小板,減除白血球分離術血小板可將分離過程中殘存的白血球去除,使留下的血小板沒有白血球,在治療過程中可以減少很多的輸血反應。

離術血小板可降低輸血相關不良反應,適用於白血病、紫斑症或化學療法等所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發生HLA異體免疫反應而造成一般血小板輸血失效的病人、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以及凡有需要多次輸用血小板的病患。

暫緩捐血限制及規定

定期捐血可幫助血液流動,減少血管內皮的損害進而降低心血管問題,也可促進新陳代謝並可以平衡血液中的鐵質。不過,想捐血除了符合上述表格條件,因應個人身體情況、服用藥物、醫美注射及疫苗施打也有不同捐血限制。以下整理說明暫緩捐血及暫緩時間:

手術、檢查、切片暫緩捐血限制

  • 心血管繞道術、瓣膜手術、心導管放支架、心導管擴張手術、裝置心臟節律器、眼角膜移植、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接受其他異體組織移植者,永久暫緩。
  • 進行輸血手術、進入體腔(顱腔、胸腔、腹腔、骨盆腔)手術病住院7天以上,暫緩1年。
  • 軟式內視鏡相關處置(檢查或切片),暫緩6個月。
  • 骨髓幹細胞捐贈(未輸注異體血液),暫緩3個月。
  • 周邊幹細胞捐贈,暫緩8週。
  • 洗牙、拔牙、根管治療(已完成所有療程)、植牙(已完成所有療程)、牙齒矯正器或矯正鐵線刮磨或刺穿口腔黏膜造成潰瘍性傷口及出血,暫緩7天。

注射及醫美處置暫緩捐血限制

  • 注射胎盤素、血清製劑(白蛋白、球蛋白、第八因子)、免疫球蛋白(B肝、巨細胞病毒)、輸血、注射血小板血漿、減肥埋線、紋身、紋眉、身體穿孔(耳洞、鼻環、唇環)、針灸,暫緩1年。
  • 小針美容Silicon,暫緩1個月。
  • 皮下醫美處置、注射玻尿酸、注射顯影劑、注射類固醇,暫緩1週。

疫苗暫緩捐血限制

  • 狂犬病疫苗(咬傷後治療Post-Rabies)、狂犬病免疫球蛋白、B肝免疫球蛋白、實驗性或未經許可疫苗,暫緩1年。
  • 日本腦炎疫苗JE、黃熱病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輪狀病毒疫苗、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口服傷寒疫苗,暫緩4週。
  • B型肝炎疫苗、A/B型肝炎混合疫苗、六合一疫苗DTaP-IPV-Hib-HepB,暫緩2週。

藥物暫緩捐血限制

  • 乾癬/牛皮癬藥物(新定康癬膠囊)暫緩3年;定康癬膠囊永久暫緩。
  • 攝護腺肥大藥物(Dutasteride),暫緩6個月。
  • 痤瘡粉刺藥物(Isotretinoin)、落髮藥物(Finasteride,常見藥物Propecia)、攝護腺肥大藥物(Finasteride,常見藥物Proscar),暫緩1個月。
  • 抗血小板藥物如保栓通(Plavix)及利血達(Licodin)、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暫緩2週。
  • 消炎止痛藥、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Aspirin、Dipyridamole),暫緩1週。

疾病暫緩捐血限制

  • 曾患惡性腫瘤、白血病、心臟疾病(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心肌炎、大動脈瘤或剝離)、腦血管疾病(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病合併感染或貧血)、肝臟疾病(B型肝炎C型肝炎)、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內分泌疾病(糖尿病有注射胰島素)、血液疾病(血友病、嚴重地中海型貧血)、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基因疾病(唐氏症),永久暫緩。
  • 其他感染性疾病捐血限制時間各有不同,如:帶狀皰疹待活動病灶痊癒後須暫緩7天、肺結核治癒後須緩2年、泌尿道感染痊癒後14天、有發燒症狀緩解後2週再捐血。
  • 其他疾病捐血暫緩時間不同,需諮詢醫師評估。

捐血頭好暈?1運動降頭暈發生率

部分捐血人在捐血中或捐血後,會因血液流失導致血壓突然下降,發生血管迷走神經反應,出現頭暈的狀況。台灣血液基金會建議,可在捐血時進行簡單肌肉運動(Applied Muscle Tension),藉由簡單肌肉反覆拉伸,將血液從腿部血管中擠回心臟進而增加血壓,緩解或預防血管迷走神經反應。簡單肌肉運動5步驟如下:

  • 雙腿交叉。
  • 夾緊大腿肌肉持續用力5秒,同時用力伸直腳踝。
  • 放鬆大腿肌肉5秒。
  • 重複用力、放鬆的動作5次。
  • 雙腿交換,重複上述動作。

捐血後手臂瘀青怎麼辦?

本身血管壁脆弱、下針角度偏差會造成血管壁受傷,以及捐血後扎針部位加壓時間太短或用力過度、提取重物等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瘀血。若捐血後手臂出現瘀青,建議在48小時內冰敷瘀血部位、48小時後改用熱敷,每2小時1次,每次5~10分鐘,約1~2週左右瘀血會由青紫色逐漸變淡。

參考資料: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