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怕曬黑就要吃「絲瓜」!助美白、消水腫...「1情況」別再吃恐腹瀉!絲瓜6大營養好處一次盤點

絲瓜,絲瓜營養,絲瓜的功效與禁忌,簡單絲瓜料理

絲瓜含有豐富的水分,可幫助解熱防中暑,除了補水之外也能補充膳食纖維,是夏季的好食材。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2024-06-19

絲瓜營養​​
絲瓜的功效
絲瓜禁忌!3類人不宜多食
絲瓜變黑、變苦還可以吃嗎?
選購絲瓜6訣竅、保存方式
常見絲瓜2品種
簡單絲瓜料理

{DS}

絲瓜又稱菜瓜,是台灣夏季常見的蔬菜。絲瓜嫩果可入菜,老熟果可當菜瓜布,採收後的主莖則可蒐集絲瓜水,常見的絲瓜料理包括絲瓜蛤蜊、西瓜炒蛋、絲瓜杏鮑菇等皆備受喜愛。絲瓜有哪些營養?變苦、變黑還能吃嗎?一文整理絲瓜的功效與禁忌、簡單絲瓜料理。

絲瓜營養​​

絲瓜熱量低、水份含量高,含有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有助於腸道滑動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為葫蘆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台灣主要產地分布於中南部地區,從南投到屏東都有生產,,以5~9月為盛產期。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每100克的絲瓜營養組成如下表整理:

絲瓜營養
每100克含量
熱量
19 kcal
水分
94.6 g
膳食纖維
1.0 g

117 mg

10 mg
維生素A總量(IU)
6 I.U.
葉酸
39.3 ug
維生素C
6.5 mg

絲瓜的功效

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說明,絲瓜具有抗氧化、預防病毒及癌症、維持身體機能等多種好處。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絲瓜含有豐富的水分,可幫助解熱防中暑,除了補水之外也能補充膳食纖維,是夏季的好食材。以下整理說明絲瓜的功效:

  • 美白:每100克的絲瓜除了含有6.5毫克的維生素C也含有維生素B,兩者對於肌膚亮白皆有助益,而維生素C除了能美白、抗皺。更有抗氧化、製造膠原蛋白、抗發炎以及幫助維持免疫功能運作的作用。另外,絲瓜含水量豐富,具有保濕作用,取其採收後的主莖蒐集成絲瓜水,亦有「美人水」之美名。
  • 利尿、消水腫:絲瓜含有礦物質,有助於利尿、消水腫以及調節高血壓。不過,腎臟病病友要特別留意攝取量。
  • 減少疲勞感:葉酸不僅能促進胎兒神經發展,是孕婦必備營養之一,也是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角色,同時也能幫助減少疲勞感。
  • 緩解便秘:絲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包含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可幫助緩解便秘、排便順暢,以及養好腸道菌。針對糖尿病患者,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能穩定血糖。
  • 消暑、解熱:絲瓜含有近95%的水分,除了對皮膚有保濕作用,也有助於消暑、解熱、降溫。
  • 抗癌、防癌: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絲瓜含有類胡蘿蔔素,維他命C、維他命E、微量,有抗氧化作用,使體內致癌物質無毒化,並抑制癌細胞成長。絲瓜含有皂甙,具有抗氧化作用,亦與防癌抗癌有關。

絲瓜禁忌!3類人不宜多食

絲瓜被譽為美容聖品,其口感嫩滑清爽且營養價值高,適合長者或咀嚼吞嚥不便者食用。不過,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由於絲瓜容易促進腸胃蠕動,可能會加重腹瀉的情況或使虛寒者體質更加衰弱,故經常腹瀉手腳冰冷、脾胃較虛弱者不太適合多吃絲瓜。

絲瓜變黑、變苦還可以吃嗎?

根據農糧署指出,絲瓜之所以會變黑是因為絲瓜中的酚類成分,遇熱或在空氣中氧化而導致的,不會影響營養及風味,可安心食用。而絲瓜變苦多是因為品種遺傳或受栽種環境影響,如遭遇低溫、日照不足、被害蟲叮咬等逆境,絲瓜就會累積微量葫蘆素,以提高對環境的抗性,也就成為苦味的來源。農糧署提醒,葫蘆素具輕微毒性,吃多易腹瀉,建議絲瓜變苦直接丟棄不要食用。

至於,想要避免絲瓜變黑的情況,農糧署建議民眾在料理時,可以先刨下絲瓜最外層粗皮部分,下鍋前再切片,約1公分厚度口感最佳,以熱油翻炒烹煮,讓熱油滲透絲瓜,加上熱水悶煮2~3分鐘,起鍋前加薑絲、鹽或搭配其他鹹味食物。

選購絲瓜6訣竅、保存方式

想要挑選新鮮、品質好的絲瓜,台南農改場也公開以下選購6訣竅。民眾買回去後,可先稍微將瓜蒂取下,不削皮放陰涼通風處,可保存一週左右;若要放在冰箱保存,可用報紙包裝加塑膠袋包好,防止水分流失及老化;若果實尚硬,外表皮變黑但切開為白色,仍可食用。

  • 顏色鮮豔:外皮顏色翠綠新鮮、瓜紋明顯。
  • 果形外觀:果身大小均勻、直挺的較佳,表皮無擦傷及壓傷,果實完整無裂痕。
  • 無蟲叮咬:被蜂蟲叮咬過的絲瓜內部易腐爛。
  • 彈性:選擇長形絲瓜時,可手拿一端輕輕晃動,彈性好表示較鮮嫩。
  • 花萼:新鮮的絲瓜尾端留有大朵花萼,存放時間越長花萼會枯萎脫落。
  • 重量:相同品種,手感越重,表示水分較多較多汁。

常見絲瓜2品種

市面上常見的絲瓜依外型特色可分為圓筒絲瓜、稜角絲瓜,兩者開花顏色與時間皆不同。圓筒絲瓜的外型呈圓筒狀,表面粗糙、果肉較厚,口感清甜,通常是在上午開花,花色呈深黃色,以臺灣中南部為主要產地;稜角絲瓜的外型呈細長條狀,帶有稜角、果肉較薄,口感細緻清脆,通常於下午開花,花色呈淡黃色,為澎湖本島常見的絲瓜類型。

絲瓜,絲瓜品種

▲絲瓜品種。(圖/翻攝自 鮮享農YA - 農糧署)

簡單絲瓜料理

絲瓜不僅能清炒,也適合炒蛋、煮麵等等,而蛤蜊絲瓜正是許多民眾家中常見菜餚,加個麵線也很好吃!農業部分享絲瓜蛤蜊的料理,就算沒有料理經驗也能學會,以下整理料理步驟。

食材:絲瓜1條、蛤蜊300g、薑絲 適量、鹽巴 少許

蛤蜊吐沙:鹽度須在15~30‰之間,每1000cc的水要加入15~30克的鹽巴,蛤蜊浸泡時不推疊,讓水量淹過蛤蜊並且浸泡過程不晃動、沒有吐沙過的蛤蜊需靜置2~3小時。

做法:

  • 先刨掉絲瓜外皮,頭尾去掉,切成塊狀
  • 鍋內下油,加入絲瓜,翻炒到半透明(不要太早放鹽以免變黑)
  • 加入一點水,加入蛤蜊
  • 蓋上鍋蓋,悶煮約2分鐘
  • 待蛤蜊全開,起鍋前放入薑絲、加鹽調味,拌炒一下即完成。


【延伸閱讀】
痘痘吃絲瓜、減肥選瓠瓜...天熱必吃「絲瓜、瓠瓜」,2種瓜的選購TIPS大公開
病邪就躲在你體內!營養師:吃絲瓜跟橘子的「這部位」,為你去痰濕、通經絡

參考資料: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台灣癌症基金會高敏敏 營養師鮮享農YA - 農糧署農業部影音頻道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