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毒奶粉、毒粉圓、餿水油事件鬧得人心惶惶,再次突顯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日新月異的食品製造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讓我們吃進更多的添加物與毒素。日本研究食品添加物多年的專家渡邊雄二,一一檢驗150種食品、160種食品添加物,並集結成《「食べてはいけない」「食べてもいい」添加物》(暫譯:可以吃與不可以吃的食品添加物)一書,教導消費者如何辨識,並正確使用食品添加物。
以下為書中提到3個少碰為妙的食品。
豆漿
豆漿營養豐富,是素食者及乳糖不耐症的重要蛋白質來源。可是看似健康的豆漿,其實可能摻有乳化劑、香料、鹿角菜膠等多種添加物,以提高口感、味道及色澤。
渡邊雄二表示,乳化劑可分為從大豆抽取出來的天然乳化劑,以及人工合成的食用乳化劑,雖然天然乳化劑對健康無害,但無論哪種乳化劑,在成分標示上常常混用,無法讓人一眼判斷出來。
而鹿角菜膠是一種海藻抽取物,廣泛運用於各種加工食品中,能讓豆漿喝起來比較濃稠。可是給動物大量食用的話,恐有致癌疑慮,應儘量避免。
選購豆漿時看清楚成分標示,選擇無添加產品。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建議用豆漿機多煮5~10分鐘,或將做好的豆漿放到瓦斯爐上再加熱,確保豆漿煮熟,為自己的健康把關。由於豆漿不易保存,現打現喝才能喝到最完整的營養。
便利商店的飯糰
對於繁忙的上班族、沒時間幫小孩準備餐點的大人而言,便利商店的飯糰是他們最常見的選擇。飯糰種類五花八門,其中又以明太子或鮭魚卵口味最受到歡迎。白色的米飯配上一塊明太子,恰到好處的鹹味讓許多人欲罷不能。
然而,渡邊雄二表示,像是明太子、火腿、香腸等食品,為了不會因放置過久變黑而導致賣相不佳,常常會添加亞硝酸鈉來維持魚、肉類的色澤良好,不管什麼時候吃,都會是誘人的鮮紅色。但是亞硝酸鹽毒性很強,會與魚卵中富含的「胺」,產生亞硝胺等強烈致癌物。